读书早晚会忘,为啥还要读书( 二 )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会想起《解忧杂货店》会对这个问题有帮助?还不是因为我看过这本书。

■1、
大热天的中午,农妇做事做的正苦。
忽而叹道:
“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床上睡午觉醒过来,就叫道:大姐,拿个柿饼来!”
一如在农夫眼中:皇上爷使的扁担,肯定是金的。

面对未知,我们每个人都如这农夫农妇一般,只会(也只能)基于固有的经验和认知做出判断。
这是每个人思维的路径依赖。

认知的差异,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你的思维模式和审美偏好。
所以说,人与人最大的差异是认知。
沟通难,说服人难,是因为跨越认知鸿沟太难。

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和人之间的比拼,本质上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趋势的洞察。
固然行动力有差异,但行动的本质也是实践认知。
行动不足,乃是认知不够深刻。

要提升认知,读书就是最易获取、也最廉价的手段。
当然,提升认知的手段有很多,比如行万里路、比如交友、比如自己亲身去体验,但所有这些手段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成本高,而效率低。
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本书。但事实往往是,绝大多数人说了一辈子话,加起来的质量也抵不过两页书。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从根本来讲,这是提升了认知。
判断一个人的认知维度,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看他读什么书。当你和一个人读过同样的书,对书有类似的偏好,那说明你们已经有很多内在的东西在一个水平线了。
因为你读过的书,就是你过去几十年生活和教育的总和。

提升认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结构,改变自己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是读书的第一层意义。

2、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在我们的身边,是没有生活的。
我们并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而是时时被被生活奴役,被生活操控,终日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
我常常觉得,其实我并不属于我。
你的时间,你的情感,你的空间……常常属于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朋友、你的男女朋友、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上级、你的下属、你的客户、你的偶像,乃至形形色色占据着你生活的人。

只有你从这个现实世界脱身而出,进入书中另一个广袤的世界,摆脱肉身的羁绊,忘却尘世的身份。这时你才重获自由,开始了心灵的遨游。

【读书早晚会忘,为啥还要读书】我们的生活每天就在身边发生,但它却一点也不真实。我总是浑浑噩噩度过一整天,既没有什么理由要笑,也没有什么理由要哭。
我感受不到生活的存在,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但书中那些熠熠生辉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
书中的那些真诚、那些爱情、那些诡计、那些谎言,
却总能牵动你的心弦,攫取你的情感,让你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到底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想要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书里这些未知的故事、这些虚构的世界,对现实又有什么用处,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庄子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当你读一本书,不知不觉中,眼界得以开阔,心智得以启迪,灵感得以迸发,生命得以滋养。一句话,你跟读这本书之前的你,已经不一样了。
发现未知,让你获取现实生活以外更丰富的体验,得到生命的滋养、心灵的成长,这便是书的第二层意义。

3、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一集乾隆带着纪晓岚、和绅两人微服私访,到一间客栈吃饭。
和大人预先安排好的厨子给三人端上来三碗白饭,饭下面埋着不同的菜。
三碗饭分别叫做看着糊涂、吃着明白、心里清楚。

叫我说啊,人为什么读书?
无非是图一个自己明白、心里清楚。
难得糊涂,很难得。
但那也得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你要是不明白,那就真成老糊涂了。

前不久看傅盛一篇文章,
人有四重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95%的人停留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的人,不足1%。

“认识你自己”
2000多年前,这句话就被刻在了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
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

读书为什么,是为了让你在畅游光怪陆离的未知旅程中,能够发现真正的自我与志趣所在。读一本书,你对这人生多了一份认知,心底多了一份明白。
这便是书的第三层意义。



总而言之,书的价值有三——
提升认知、发现未知、拥有自知。

打开一本书,其实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上看天文,下游地理。前观五千年前,后视亿万年后。左揽九天,右察五洋。向外观,也向内求。
广袤啊,凡长风吹拂之地,凡海波翻卷之处,
都是我们的领地。

■大学四年读了超过500本书,都用一个app记录下来,有时候会心血来潮再调出来看看自己都读过哪些书。



现在我确实已经已经想不起来杜威都怎么论证他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看法了,也想不起来杜威对美国的教育具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读书确实早晚会忘,但我们依然要读书,andhereiswhy:
短期读书
1、短期的读书可以让我们迅速涨姿势。比如我要去参加欧莱雅阿玛尼的面试,那么我提前两天读完了一本奢侈品管理的书籍,对这个行业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奢侈品管理都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等等,这种读书往往都是比较功利的,是为了完成我们某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去读书。
2、短期读书可以帮助调节我们的情绪。有一些书本身自带艺术价值,比如小说、插画书、艺术展览书等,有时候心情不爽看看这些书可以把自己浸泡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而且有时候你不知道书里的那一句话突然就点醒了你的困惑,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是特别爽的。总比通宵打游戏或者泡吧有意义。
长期读书
主要说说长期读书吧。我分析了下这个问题,题主的重点应该不是像一些答案里分析的那样,想要知道读书可以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真正的重点在于,当我们无法记住书里的内容时,读书对我们还能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短期读书可以做出解释。下面的介绍着重分析无明显记忆的读书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先简单归纳下我的要点:
1、形成我们的阅读习惯2、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3、提升我们的个人气质长期的读书其影响不像短期读书那么立竿见影,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里所提到的长期读书,指的不是你要读很多很多书,而是在长期读书的过程中你形成了一个读书习惯。
那么我们继续追问,读书习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读书习惯属于学习习惯的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优秀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石。我引用一段《未来简史》的论述:
由于我们无法预知2030年或2040年的就业形势,现在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下一代。等到孩子长到40岁,他们在学校学的一切知识可能都已经过时。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是做不到这点的。我记得我曾经看过吴军博士的一篇文章,具体的文字我也忘了,大体上是说,其实有时候一个人做到事业巅峰并没有那么难。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非常漫长的马拉松,在大学毕业以前会有很多人拼劲全力去奔跑。而工作以后便开始妥协、开始懈怠下来,拒绝主动学习、拒绝自我提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快就遇到了天花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停下步伐,开始落后,到了最后,还能坚持跑完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关于这段话是不是人生哲理还是毒鸡汤大家可以自己评判,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自主、优秀的学习能力能使我们的一生受益。
这是因为我们在整个学校期间,不可能把我们未来20年的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全部预先了解并掌握。法学院的学生学习了系统的法律知识,但是并没有一门专门的课程叫做“法律检索”,而一旦进入律所工作,熟练的法律检索技能往往会事半功倍,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你需要在工作期间自己摸索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最快地检索法条和案例;目前与金融的薪酬齐驱并驾的行业就是互联网,然而并没有一个大学会系统教你如何从0到1去运营、或者教你如何建立系统的产品知识,如果想要把自己磨练成一名大V,你需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学习这些知识……
一个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的人,除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情商,也一定会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智商。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我们10年前学到的知识很有可能随着一部法律的颁布或者一个政策的公布变得一文不值。(英国脱欧后,那些研究欧盟关系的同学毕业论文全部没法过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你记住各种历史事件或者社会术语这些细节,而是学会如何去快速阅读一本书并能迅速掌握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论证方式,而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反过来反哺于我们的学习习惯。为了区分开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画了一张图方便大家区分。



学习习惯是由多种素质和能力组合起来的,而由于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非常大的分量,疯狂的读书能让我们迅速地从一堆文字里面找出中心句并理解中心思想,我们的理解力会得到提高,自然学习效率也会上去。
第二,重度的阅读会培养你的心性。人之所以无惧无畏,其根源在于无知,无知的常见表现就是自负,消灭自负的办法就是不断去通过社交见更多的人、不断读书去理解更多的知识,不断旅游去触摸更大的世界。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负的情绪会随着削减,但我发现,读书是加速自负灭亡的最快方式。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非常年少轻狂,仗着自己的家庭背景进了省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成绩很好,整个人也变得轻飘飘,觉得自己一个尖子生理应享受全校的特权,公然在班里面顶撞校长,或者在高考完后路过我的班主任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后来考到了人大,结交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人很优秀,家境也很好,但是为人非常低调。我当时和一个师兄的关系非常好,他有一次拉着我去清吧喝酒,然后跟我讲了一晚上的康德,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我那晚有多羞愧,因为他讲的东西我一个字都没听懂。他现在去NYU了,有时候还是很想念他,很想上他的“哲学课”。
后来因为学业我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目,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那颗不可一世的心慢慢沉淀下来,通过大量的阅读,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国政治远远比网易和腾讯新闻评论区所说的要复杂一亿倍、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社会的很多现象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经济和心理学、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正坐在科技的火箭上迅猛发展、我第一次知道鉴赏画作的时候不能光看色彩和构图、我第一次知道人际交往中除了保持个性更要学会妥协……
我也第一次发现,我前18年都活得太张狂、太自负、太无理取闹。
我想通过我这个前后转变的事例说明一个问题,大量阅读确实没有办法保证你可以永远记住复杂的学术名词,但是它可以开阔你的视界,它会为你提供一种全新的感受。它可以告诉你,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事你不知道,而当你知道后,你会受到震撼,你会惊呼,你把这种刷新三观的体验留存在心里,每留存一点,你的知识盲区就会得到少一点,自负也会少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这种知识盲区正是我们沟通成本发生的来源。当我们共同看待一件事情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各自的知识盲区的差异,我们通常就会对这件事情抱有异见。举个例子,五年前的我说北京房价一定会降下来因为人民的生活太辛苦了工资那么少房价还贼高不降人民会造反,今天的我会说北京的房价降不下来,因为背后牵扯了一整个北京金融系统。当我们的知识盲区非常大的时候,我们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会抱有强烈的个人偏见和主观感受,而当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减少我们的知识盲区后,我们会利用系统化的思维去描述和分析问题,各个领域的知识得到串联和借鉴,分析过程会理想而周到。
所以这就来到了下一个要讨论的好处,读书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曾经有人私信或者值乎我是怎么做到读书读的这么快的,我的回答是,读书的时候时刻保持住自己的逻辑线。
什么意思呢?我最近在读第一推动系列的书,这些书都是给中高级的理科人员看的,我一个文科小白同样非常吃力。但是其实一整本读下来我不但没有overwhelming,反而学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