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Tech被中消协点名后,李佳琦回应:负责到底!( 二 )


例如 , 有消费者曾在微博发文:“李佳琦直播间什么操作?第一次翻车 , 是只管卖 , 不管售后了么?买完不让换什么意思?那在直播间抢什么抢?费那么大劲抢完了 , 结果出现质量问题 , 一句让我退货不让我换搪塞我?我还怎么敢在直播间买东西?”
“薅羊毛”人屡被“割韭菜”
报告显示 , 监测期内 , 共收集有关促销规则类负面信息915029条 , 相关舆情集中在三个方面:
1、电商选择性推送优惠券精准杀熟;
11月4日 , @央视网快看:“#电商大促警惕大数据杀熟#【#网购同一商品不同账号价格差25元#】今年从11月1号就开始“双11”网购节 , 让不少消费者准备清空购物车 , 买个痛快 。 但是买买买的同时 , 还要警惕一件事 , 那就是大数据“杀熟” 。
10月16日 , 北京的韩女士使用手机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 , 中途错用了另一部手机结账 , 却意外发现 , 同一商家的同样一件商品 , 注册至今12年、经常使用、总计消费近26万元的高级会员账号 , 反而比注册至今5年多、很少使用、总计消费2400多元的普通账号 , 价格贵了25块钱 。 ”
2、不合并付尾款不能使用满减优惠券、不付尾款不能退款、付尾款必须熬到凌晨、双11当天不能退款等“硬规则”;
11月1日@宋茜:“#忘了合并付尾款# 为什么不早点上热搜哦不知道我损失了多少捏...小八下个月的水果可能要省着吃了 。 ”
11月2日 , @新浪科技:“#付尾款后才能退款是否合理#【光明日报刊文:“冲啊尾款人” , 剁手这么上头?】作为一个“人造节日” , 双十一越来越名副其实 。 它的仪式感越来越隆重 , 商家不断强化仪式感 , 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 。 对于消费者的吐槽和呼声 , 还是要重视起来 , 如果先涨后降、以次充好 , 套路防不胜防 , 消费者参与双十一的情感和欲望被过度消费 , 多年建立起来的符号含义也会被逐渐消解 。 ”
11月11日 , @壹小寒:“很多人说的 , 双十一当天退款入口关闭#不能退款#!!!提示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 【因商家订单量剧增 , 为帮助商家有序服务消费者】“未发货”订单 的退款入囗于 11月11日0点关闭 , 11月12日0点开通 。 所以想要退款的11 月 12日0点再去试试吧!”
3、诸如计算满减、津贴、红包、合并购买等堪比数学考题的玩法 。
21Tech被中消协点名后,李佳琦回应:负责到底!
本文插图
截自微博
为此 , 中消协表示 , 今年“双11”舆情数据已密集释放出三个方面的信号:
一是以各种形式隐匿于网络经济“灰色地带”的“大数据杀熟、不公平不合理定价、拒绝交易以及二选一”等将面临被法律法规清晰界定、有效追责 。
二是无论单纯靠流量思维主导促销的老套路 , 还是依据“社交算法”设计的所谓新玩法 , 或都将面临解构性变革 , 行业领域的消费生态重塑或将开启 。
三是“社交算法”、直播带货等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在用脚投票的消费行为选择面前 , “自我革命”、迭代更新的速度或将加快 。
中消协提醒 , 各类主体要拿出真招实劲儿严把商品质量关 , 摒弃那些已经严重背离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优惠促销套路 , 清醒把握消费新时代开启、消费业态和生态重构的良好契机 。
同时呼吁 , 消费者对商家促销惯用的“沉锚效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 沉锚效应往往暗示消费者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保持足够的清醒 , 警惕“先入为主”的被动接受 ,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锚点” , 全方位考察接收信息 。 既要选择“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实惠 , 又要保持良好消费心态 , 量需而“入”、度入而“出” 。 既要从“懂自己”层面考量消费选择的实惠实用 , 又要从“社会责任”角度检视权衡自身消费行为的健康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