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翡翠到底是什么呢 , 有何来头 , 为何如此受欢迎?历史由来
中国有近万年的用玉历史 , 从未间断 , 代表着“东方艺术”的中国玉器 , 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 创立于新石器时代 , 从宗教图腾到周代的礼仪玉器 , 汉代的葬玉文化 , 唐代的异域风情 , 宋代及明清时期的世俗与生活化 , 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玉器绵延万年经久不衰 , 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 , 打上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礼仪、民俗、艺术、审美的烙印 , 成就了璀璨的玉文化 。
玉史发展已久 , 但是翡翠的具体发展运用 , 到流行还是从明朝以后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 , 在清乾隆时期开始受到重视 , 时至清朝晚期 。
晶莹剔透、翠意盎然的翡翠 , 凭借着它独有的色彩、光泽 , 和晶莹剔透的滋润感 , 深得皇室贵族们的喜爱 , 翡翠才得以发展流行 , 从数不胜数的玉石家族中脱颖而出 , 成为“玉石之王” , 它在宝石家族与钻石、红宝石、祖母绿、被称为“四大名宝” , 在东方的地位非常之高 。
若要追溯到翡翠最开始如何进入的还得看记载 , 这个都可以查到的 。
据《缅甸史》记载 , 1215年 ,勐拱人珊尤帕受封为土司 。 相传他渡勐拱河时 , 偶然间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 , 他非常高兴 , 认为是个好兆头 , 于是立即决定在这附近修筑城池 , 并称作“勐拱” , 意指鼓城 。 后来 , 这块玉石一直作为传世珍宝被历代土司保存下来 。 此处也成了后来翡翠玉石的开采福地 。
【翡翠|小白想入手翡翠玉石?别急,先了解它!!(看到最后)】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丝绸之路的驮夫传入的 , 在返回腾冲(或保山)的途中 , 驮夫为使马驮两边等重 , 在今缅甸的勐拱地区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 , 等到回家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是翠绿色的 , 好像一块宝石 , 经过初步打磨后显得翠绿可人 , 后来驮夫多次到出产这种石头的地方带回来很多石头到腾冲加工 。 事情传开后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绿石头 , 然后加工成成品 , 销入国内更多地区 , 这种绿石头就是人们所说的翡翠 。
·翡翠名字的由来
翡翠流传甚久 , 名字由来自然也会有很多传说
说法一:关于一个悠远流传的神话故事 , 话说古时候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名叫翡翠 , 非常精通医术且十分善良 , 经常帮平民看病又不收诊金 , 于是便得到了所有人们的爱戴 。 翡翠公主下嫁到缅甸后 , 缅甸国王觉得翡翠公主特别漂亮而且很有善心 , 但他不喜欢翡翠公主抛头露面 。 翡翠公主不听国王的 , 依然每天采药发给生病的人们且不收一文钱 。 不幸的是有一次她在采药的山高处不小心掉了下来便牺牲了 。 不久 , 在她掉下的地方长出了一座山 , 山上全是绿莹莹的石头 , 看起来很美很漂亮!于是人们便称这些绿色的石头命名为翡翠 。 说法二:明清历史时期 , 玉石从缅甸流入 , 其中和田玉备受当时人们的青睐 。 和田玉种类较多 , 其中有一种叫做翠玉 , 有白色和绿色的更多被人们熟知 。 为了区分翠玉和翡翠之间的区别 , 人们称之为“非翠” 。 经过长久的流传变动 , 则将传说成了翡翠 。 就像有眼不识“荆山玉”被说成有眼不识“金镶玉” 。 说法三:以翡翠鸟(下图)的名字命名 , 是当今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 , 因为翡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非常艳丽 , 与其颜色十分接近 , 所以称之为翡翠 。 雄性翡翠鸟身上的羽毛以红为主称之为翡 , 代表着富贵吉祥;雌性翡翠鸟身上的羽毛以绿为主称之为翠 , 代表着生机盎然 。
自然而然 , 第三种的更加确实 , 而且现在也使用的更多 , “红翡” , “绿翠”的说词也更多一些 。
翡翠的价值·历史价值
玉石自古一来就被赋予了多重的价值 , 儒家思想的道德哲学可概括为仁、义、智、勇、洁 。 中国人对玉的理解和对玉之美的理解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追求是完全相通的 。 玉的品质就是人的道德、人格 。 发展到后来的“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的崇高牺牲精神 , 即是以玉的纯洁高尚喻 。
宗教文化上也运用了非常多的翡翠雕塑作品 , 弥勒佛、观音、达摩、所以人们对玉主观的赋予了祭祀、辟邪、护宅、护身的价值 , 玉器也是独特的佛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翡翠|千万别随便找人估价?翡翠在市面价格波动不停,只会给心里留下落差
- 翡翠|清 翡翠香山九老人物图山子摆件
- 翡翠|翡翠原石为什么要开窗,目的是什么?
- 葫芦|佩戴翡翠葫芦的三大注意事项,在不知道就晚了
- 翡翠手镯|价格不一样的翡翠手镯,这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看看
- 翡翠|翡翠中的十春九木是什么?
- 翡翠|若是不知道翡翠原石的一些技巧,来看这篇文章,知识全在这!
- 翡翠|真正的价值连城,18亿翡翠大佛, 6亿翡翠观音,入选吉尼斯纪录
- 翡翠|什么才是行货翡翠?
- 瑞丽|林心如佩戴翡翠吊坠,一低头暴露了缺陷,原来是款式选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