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售楼部有人脸识别,精准识别可卖高价!无奈之下,他们带着头盔来了…( 三 )
这份敏感并非多余:包括人脸、指纹、虹膜在内的生物特征 , 几乎是个体信息安全最后的防线 , 因为这类“人体密码”不像数字密码那样可以更改 。 如果被人随意采集、贩卖跟盗用 , 那可能将我们置于没有基本安全可言的境地 , 其风险不容小觑 。 正因如此 , 虽说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学习、模型理论、动态图像处理等技术的人脸识别是AI(人工智能)转向“强智能”的重要标志 , 但必须站在生物安全的高度去审视其潜在风险 。
在此之前 , 网上已曝出打包贩卖人脸数据与“明星换脸”的非法利益链 , 这也在提醒着全社会: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风险与乱用隐患 , 必须有前瞻性预判与系统性防范 。
人脸识别涉及身份信息识别与隐私权保护议题 , 现行刑法等对非法获取个人隐私不乏规制举措 。 鉴于人脸识别应用的“出圈”化 , 专门针对人脸识别的伦理规约与法律规定也在完善 。
编
辑|
孙志成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程鹏
文章图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南方都市报、宁波晚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