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遗憾,你在别人身上投入太多,却忽视了对自我的关怀( 三 )


所以当我们自责焦虑的时候 , 我们不妨看一看 , 自己是否对自己心怀善意 , 我们对自己是挑剔、苛责的 , 还是温暖和接纳的?
真遗憾,你在别人身上投入太多,却忽视了对自我的关怀
文章图片
◆共通人性
与他人的联结感是自我关怀的核心 。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承认:所有人都是有缺陷的 , 都有进步的空间 , 每个人都会失败 , 都会犯错 , 也都会在生活中遭遇困难 。 所以自我关怀尊重的是一项不可避免的事实: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 , 无一例外 。
看上去这些话好像是废话 ,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头脑中认识到这个现实 。 但是生活当中的痛苦却源于我们对这个似乎唾手可得 , 显而易见的现实的不接纳 。 比如当我们焦虑的时候 , 表面上看是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担心 。 但是往此更深层次说 , 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在内心当中有一个潜意识:希望这件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做到 , 因为没有把握 , 所以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 再往深里说 , 我们怎么可能把任何事情都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的做到呢?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妄想 。 而这种妄想 , 从根本上说 , 来源于我们不肯承认自己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 , 是不能够随时随地如心所愿的 。
所以从头脑中认识一个道理 , 和从潜意识里接受这个道理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生活中不仅会因此而痛苦万分 , 而且还会在痛苦中感到孤独 , 在做静观自我练习的时候 , 我们可以从这种痛苦当中抽身出来 , 知道这种痛苦是人类共同经历的一部分 , 所以在这种痛苦的时刻 , 就变为与他人联结的时刻 。 虽然具体的情境不同 , 痛苦的程度不同 , 但是人类痛苦的基本体验是一致的 。
从这个角度说 , 静观练习是满足我们每个人归属感的需要 。
◆静观当下
静观要求我们以清晰和平衡的方式来关注自己每时每刻的体验 , 这意味着开放的面对当下的现实 , 允许所有的思绪 , 情绪和感受进入我们的意识 , 而不带丝毫的对抗和回避 。
每个人的本能都是逃避痛苦 , 所以与痛苦相处就成为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痛苦 , 他们会着急做出两种反应 , 一种是回避痛苦 , 隔离或者逃避;另外一种是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而不愿意停下来感受一下痛苦的感受 。 静观能够消除回避痛苦的思绪与情感的倾向 , 让我们直接面对真实的体验——即使这种体验让我们难受 。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能够与真实的世界发生链接 , 而不是与头脑中的幻想发生链接 。 如托马斯?摩尔所说: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 , 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 。
另外静观还能够防止过度卷入或者过度认同负面的思维与想法 , 又或者沉溺在那些难过的反应当中不断不知所措 , 【反刍思维】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幸的事件上 , 持续关注自身的消极情绪 , 反复思考可能的原因及后果——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的关注点变得狭隘 , 夸大我们的体验 。
当我们能够静观自己的痛苦时 , 我们就能够正视而不夸大痛苦 , 这样才能够更加客观和理智的看待自我和生活 。
当我们的心灵处于慈爱连结的临在状态时 , 我们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
真遗憾,你在别人身上投入太多,却忽视了对自我的关怀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很多人会对自我关怀持保留和怀疑的态度 , 会怀疑 , 自我关怀或者自我接纳 , 会不会太纵容自己 , 会不会让自己变得没有进步?怀疑自我关怀是顾影自怜 , 是一种加深自己受害情绪的体现 。
这些都是对于自我关怀的误解 。 实际上自我关怀不等不等于自我怜悯 。 自我关怀的核心是放下评判 , 真诚的接纳自己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这并不等于不再前进 , 恰恰相反 , 是在“认识了痛苦的真相之后 , 依然热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