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亚医疗宋麒:国内第一张医疗AI三类证的诞生( 五 )


Lily:
我们现在在海外市场跟这些大平台有合作吗?
宋麒:
有的 , 像GE , 包括一些大的独立影像中心等等 , 我们和所谓的APP market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 我们拿证的产品已经在海外的医疗APP store上线了 , 也是通过这些大的厂商部署到医院中去 。
Lily:
宋总 , 您在海外已经有多年的工作经验 , 并且本身已经是一个专家了 , 当时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回国创业呢?又为什么选择医疗AI影像行业?宋麒:
首先选择一个行业必须对这个行业有兴趣 , 从我来讲 , 我们一直做的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上的应用 , 在这块有多年积累 , 可以说是有一些个人爱好 , 这个是出发点 , 因为做任何一个事情 , 如果自己不喜欢很难做好 。
第二我们觉得AI医疗经过多年的积累之后 , 也到了一个快要成熟的时期 , 或者说是比较好的时间节点 , 这里面取决于几点 , 首先是最近二三十年各种的医疗大数据 , 包括医疗影像数据都在临床诊疗环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 积攒了大量的数据 , 如何对这些数据来进行精准的分析、解读 , 医生来讲已经远远不够了 , 他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来解决 , 这个是从需求端的问题 。
从技术可行性来看 , 21世纪的头十年 , 深度神经网络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 。 从2010年到2012年开始 , 深度神经网络也越来越多的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应用 , 在整个AI医疗里面 , 医疗影像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切入的点 , 原因在于说它相对于传统的医疗病历等医疗数据 , 它的数据本身比较规范、比较统一 , 而且在计算机视觉这个层面上讲 , 深度神经网络已经有比较好的应用案例 。 技术上它已经比较可行了 , 需求端也能看到明显的需求 , 所以我们觉得AI医疗一定会迎来一个大的爆发 , 这也是我们当时选择整个方向的原因 。
至于为什么选择回国创业 , 大家都觉得这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一个方向 , 我们觉得尤其是在国内这样的环境下 , 人口比较多 , 医疗资源的分布又不太平衡 , 需求会更急迫 , 这是我们当时决定回国创业的一个比较核心的原因 。 当然 , 我们觉得目前随着世界不停的发展 , 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了 , 所以我们也不仅仅是着眼于国内市场 , 不管是在欧洲在美国 , 我们都在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布局 。 医疗无国界 , 技术无国界 , 我们希望我们研发的东西也能够尽快应用到全球的市场里面去 。
Lily:
宋总您之前作为一个科学家 , 现在作为一个管理者 , 你觉得身份上的变化遭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宋麒: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产品意识 。 作为一个科学家 , 我们更多会关注技术的先进性 , 以及它在中长期的潜力 。 比如我们在研究机构的时候 , 更关注的是10年以后这块会发展成什么样 , 或者说20年以后 , 甚至50年以后 , 技术上会有如何的发展 。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公司来讲 , 你研究的是一个10年以后的产品 , 这个公司就已经不在了 。 所以对我们来说 , 如何综合的平衡一个产品本身的先进性 , 包括研发的周期性 , 还有它的商业回报 , 这些东西是一个比较深的学问 , 也是我们自己一直在摸索中的课题 。
Lily:
你在创业过程中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挑战是什么?
宋麒:
比较大的挑战是中国、美国还有欧洲各个审批标准的不一致 , 比如说一个同样的临床方案 , 在欧洲是没有问题的 , 但到美国就不行了 , 或者说美国我们经过FDA讨论过了一个临床方案 , 到国内就不行了 , 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去适应调整的过程 。
Lily:
这一轮融资您选择GGV作为资本合作伙伴 , 您看中了GGV哪些您觉得独特的优势?宋麒:
首先GGV肯定毋庸置疑是国内最顶级的资本之一 , 对我们后续的发展 , 不管从品牌宣传的层面 , 还是从资源的层面 , 都有很多助力 , 这个当然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 第二 , 我们跟GGV交流的过程中发现 , GGV非常专业 , 大家的很多观念也非常契合 , 尤其是对公司的发展的节奏 , 包括长远目标等等也都有非常一致的看法 。 我们觉得选择资本合作伙伴 , 本质上就是选择对的人 , 大家聊得来 , 大家对公司有一样的看法 ,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 也是我们有幸能够跟GGV达成合作的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