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菩萨无住相布施——漫谈《金刚经》要义( 四 )


善观因缘者深知:我有我的因缘极限,所以要做自己所能做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慢慢地影响别人,展转增上众生的得度因缘。这就像一根蜡烛点亮另一根蜡烛,展转点燃无数根蜡烛;每一根蜡烛在一个角落里都能照亮好几个人。我们应该这样与诸菩萨学人互相提携,展转增上,让大家都能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成就佛道。
●何以其福德不可思量?
在我们的生命之中,若于每个帮助众生的当下,都能不著于四相,只想到要成就这件事情,而没有想到其它诸如“我的利益”、“对方的态度”、“他人的眼光”、“未来的收获”等等“四相”,就不会因一次两次的挫折而退失菩提心了。这样就能够降伏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烦恼心。这样经过降伏的平稳之心,就能安住在每一件事情的当下,事情做完了,就放下它。长久的生命,就会不断地在每一件事情上习惯性地“远离四相”,尽其所能度化众生,以达到相对最好的效果;以此供养众生而不求对方的报偿,并连自己因此而“种下功德”的未来果报都无所贪图。
若能这样不求福德之将至,反而“其福德不可思量”,为什么?因为,这样一颗光明磊落而温暖可爱的心,不但恒常从“助益众生”的本身获得了无限法喜,而且在他的生活周遭,自然会不求自得地感召到一群光明磊落而温暖可爱的亲友乃至陌生人,让自己的人生,因这些辗转不断的善缘围绕,而充满著幸福与喜乐。除非过去生中曾跟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众生结过某种冤业,今生因缘成熟,重罪报偿,那又另当别论。
古人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若我们的心只想到自己,很奇怪地,就会招感到一群只想到自己的人。你自私,他也自私;你冷漠,他也冷漠。你怨恨自己有事时别人不帮忙,但若别人一有事,你也一样闪得老远。生生世世不断地生活在这样充满怨怼的痛苦之中。无住相布施,虽没有想要获取福德,但不可思议的福德却自然会来到,无住相布施者生命中的每一刻,都会是安祥喜乐的。
●恒念无常、无我,超绝四相
921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慈济功德会穿蓝衬衫、白长裤的朋友们,直往灾区奔去,难道他们没有舟车奔劳之苦吗?没有身心的困顿吗?不知道灾区隐藏著极大的危险性吗?可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平和、慈悲与欢喜。这些个别的感人事迹,有些经媒体报导出来了,但大都不曾出现在媒体上。
菩萨的生命,就是在时间洪流中,在利济众生的每一瞬间度过的。难道他们不会遭遇到任何痛苦与劫难吗?当然有!七月间,我去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告诉我:本次澎湖空难,就有三位慈济人罹难。你看,他们虽然时常来来回回地脤灾,但共业临到,也照样高空摔落,粉身碎骨!可是对他们来说,诸行无常,即使是最痛苦的刹那,也必然会成为过去的。
能这样常自观照,行菩萨道时就没有“寿者相”。即使一期生命结束,到下一期生命开始时,由于他已养成良好的习惯,又会再以他有用的躯壳,做有意义的事情,直到这躯瞉再度倒下去为止。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世世行去,其福德自是不可思量!依此福德,终有一天,他能成就当初发心所设定的目标: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他也不会成天痴想: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而是念念系于众生苦乐,日日为众生奔忙,却没有“众生相”。这样才是真实菩萨,这样学菩萨行,才可长可久,不易半途而废。
●解读“然灯佛授记”公案
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说:“不也,世尊。”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佛陀固然伟大,但并非“独一伟大”的圣者;我们若依法精进,一样也可以成佛。佛陀过去也与我们一样,是一个生死凡夫,他第一次被认定“此人将来必当成佛”,就是在然灯佛的时代,
释迦菩萨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有一世生于然灯佛时,听到然灯佛要入城宣化,非常高兴,高兴到什么程度呢?他当时是一位独身清修的道人,想要买花供养佛陀,可是他却找不到花,因为全城的花都已经被大家买下,想要供养佛陀。听说佛陀要来,大家都是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