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为国家治理提供伦理学智慧方案

来自全国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相聚无锡
治理|为国家治理提供伦理学智慧方案】为国家治理提供伦理学智慧方案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郑晋鸣
近日,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本届大会围绕“伦理学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设置了一场主题报告会和“伦理学与国家治理”“伦理学基础理论”“立德树人”等八个专题论坛。来自全国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相聚太湖之滨,为国家治理、道德建设提供伦理学智慧方案。
“新时代中国之治,在其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之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治理,它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来崇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即伦理层面的‘应该之治’,而这种伦理应该的治理,依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依靠的是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依托的是德、法并举方略,依存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依傍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与发展。这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内在特质和本质特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小锡指出。
国家治理的特色方略和辩证手法是法、道并举。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程琳琳表示,“以法为主、以德为辅”前提下的德法共治,旨在推动法律秩序向更高水平发展。从高水平的法律秩序向更高水平的道德秩序的秩序迭代过程,意味着公民以道德的义务心态对待法律义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前进的过程。
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根本性依据是社会主义制度,基础和动力来自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和国家在制度设计与制度完善中高度关注体现民主集中、聚力筑梦的制度伦理及其独特作用。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东利分析疫情对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认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举国上下勠力同心,努力控制并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恢复正常的国民生产和人民健康生活,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以人为本原则下的生命观、集体主义原则下的全局观的伦理价值。
生态环境伦理应居于国家治理伦理层次中的重要地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王继创表示,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正当的实践方式,偏颇的价值观念,以及长期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全面的价值认知。生态伦理学应基于感性人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社会生活,在生态理性实践和生态德性养成中建构其理论价值旨趣,而不仅仅是纯粹的概念思辨和逻辑推演。
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也均为实现治理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命运共同体在面对公共突发性危机的时候,它是奉行什么样的伦理原则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广银从命运共同体角度表达了对疫情防控的伦理关切,她认为,任何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都无法回避共同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利益冲突的过程中,命运共同体下的人们往往都会选择牺牲自我的方式来维护共同体价值。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与会学者们一致认为,各国社会应当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伦理信念,勇敢迎战“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作为伦理学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更应肩负起伦理学使命,为人民生命健康、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正义和共同幸福而不懈努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者们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增强沟通交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人类文明建设新格局贡献‘中国治理’思想。”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说。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0日 08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