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二 )


缎的出现较晚,大致起源于唐代,宋元以后逐渐普及,但直到明清时期才被大量使用,甚至成为高级丝织品的代名词。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锦,是一种多种色彩和花纹交织成的丝织物。对于锦字,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部首是金字旁而不是丝字旁。这是因为在古代,锦是丝织品中的“贵族”,价比黄金,“故字从金帛”。
我们熟知的前程似锦、锦绣前程、衣锦荣归等成语,就是古人对锦价值认知的最好体现,只言片语间足可见锦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有成都或熟悉成都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成都通常又被称为“锦官城”或“锦城”,这是因为在魏晋时期,成都作为主产区出产的蜀锦十分有名,所以逐渐获此别称。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纱是一种平纹织物,组织结构可以想象一下现在使用的纱布,也是最早出现的丝织物品种之一。
在南北朝时期以前,纱通常是素织,发展到唐代开始兴盛织出花纹用来装饰。纱材质轻薄透气,因此在古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各个时期夏季服饰的流行用料。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为精美的当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素纱襌衣。此衣薄如蝉翼,制作极其精细,更令人称奇的是将衣物叠起后体积仅有邮票大小。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麻的种植和利用都要比蚕丝更早些。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了葛、麻等植物纤维具有优良的纺织特性,因此被用来加工成衣服。
葛,也称葛藤或葛麻,一种藤蔓植物,长可达8米左右。葛纤维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纺织的原料之一。葛织物具有极好的吸湿散热的特性,特别适合用来做夏季衣物。
春秋战国时期是葛生产的黄金时期,不仅各地都有生产而且产量也十分惊人。据典籍记载,越王勾践战败后,一次性就献给吴王葛布10万匹,足可窥见一斑。隋唐以后,葛开始逐渐衰落,只有部分地区作为特产少量生产。
麻,俗称大麻,但请不要误会,和毒品大麻并不相同。麻纤维长约15——25cm,呈淡灰黄色,触感粗硬且弹性差,不易上色,只能用来纺粗布。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同为麻纤维,苎(zhu)麻则因其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丝光,吸湿散热以及上染牢度都十分优秀,因此是商周以来中原地区除蚕丝外的主要纺织原料。
由于苎麻吸湿散热快的优良性能是棉花所不及的,因此即便在棉花普及后在南方仍普遍种植,深受欢迎。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与麻类织物渐渐消失在我们生活中不同,毛类纤维却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衣料,比如西服、羊毛衫、毛袜等。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毛纤维原料有羊毛、山羊绒、骆驼绒毛、牦牛毛、兔毛和各种飞禽羽毛等。有趣的是山羊的毛纺织价值不高,但长在毛底下的绒毛却是极为难得的高级毛纺织原料。
棉花的传入和普及,可以说是广大平民的福音。凭借着优良的纺织性能和舒适度,宋元以后迅速取代了麻、毛纤维,成为和蚕丝一样重要的纺织材料。
 菜肴|中国古代衣料大全,古人穿在身上的“精致菜肴”
文章插图
可用于纺织的棉花并不是中国本土植物,在宋代以前也并没有“棉”字,只有丝字旁的“绵”字,表示的是只能做填充的木棉。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棉花由印度传播到新疆等一些西北边疆地区,后逐渐向东部扩散,宋末元初时迅速发展并普及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