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雕塑家罗丹有一个作品叫“人马”,人的头、马的身子,样貌奇怪、很凶暴,这是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一个形象。雕塑中的人,呈现出要从马的躯体中挣脱出来的感觉。这个雕塑的寓意是深刻的,文化所化的过程就是从马的躯体中挣脱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人的过程,是最有意义的脱胎换骨。从一些公开报道看,现在有一部分人其实是处于“人马”状态,有的甘于被欲望所束缚,不仅不想挣脱,还享受半人半兽这一怪物的“超能力”。有的落马官员,在台上的时候,由于被台面挡住下身,看到的是人的上身,但当掀开台面后,其实看到的是动物体。这几年,党中央做了许多事。可以想象到,那些利益集团的能量很大,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完全不可低估,这根本上就是一种较量。
用文学守护精神故乡
古代历史上,很多官员为官清正,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我常常想,难道那个时候的制度比我们现在更加先进、更加周密吗?也许这里边有一个羞耻心的问题,对耻的畏惧心甚于畏死。现在更多的可能是只畏病、畏死,而不畏耻。尤其在权钱暗中交易的时候,有侥幸,觉得可能不被人知道,耻的观念意识比较淡薄。不想腐,就是官员自身厌恶权钱交易这件事,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但一定是能够达到的。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书写过,在有些地区, 整个县、市的官员,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形成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巧取豪夺的权力集团。多年前,韩国政府公布原总统卢武铉贪腐案的当天,韩国国内出现了最多的交通事故和街头宣泄事故,很多青年在酒吧里喝醉,以出租车司机为多。采访人员采访他们的时候,所有的回答都是“不能接受”。这种巧取豪夺,对社会造成极大伤害,对于靠诚实劳动改变命运的群体而言,一家人几辈子的工资所得,还不够他们一次贪的那么多。这种心理性的伤害,是无法抚慰的。
我们看中国的发展,不但要和世界的发展横向来比,也要和自身的发展纵向来比。现在有的人习惯于横着比较,对于纵向的发展没有印象、没有参照系数。今天的发展,不是我们这代人所能想象的,也不敢去想。记得大学毕业后常在大西北采风,当时的感觉是看不到未来。有一次,去兰州空军某部组稿,恰遇一军官结婚,部队领导应新娘的要求,给村里送一车水。村里没有水,靠雨天存水。送水车一路开过去,吸引许多人和狗、牛、驴,孩子们带着各种小桶小盆要水,牲畜也一边跟着水车跑,一边用舌头去舔车外边滴下的水。到了新娘子所在的村,水几乎都快没有了。缺水使得当地的牲畜都很苦,这还是离省会城市不太远的村子。
带着这些回忆,看到全国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令人感慨不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国家使命的体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对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乡愁”是真的“愁”,是回乡之路艰辛种种的“愁”,是回乡之后满目贫困、无可奈何的“愁”,是思乡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那一种“愁”。中国脱贫奇迹改变了记忆中人的“社会关系”之“和”的成分,使“乡愁”变为思乡而悦、近乡而乐、归乡而喜的一件事。
【 主义|「明德风苑」梁晓声:守护精神故乡 阻击拜金成为主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代作品有一代作品的使命。就个人写作经验看,《知青》一书通过叙述不断划出认识上的界限,逐渐找到更加符合人性、人格的人生坐标;《人世间》一书则尽最大的努力向现实主义致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描写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起起伏伏,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守护精神故乡,是文学作品的不变使命,就是用文学展现人性在逆境中的亮光,保持不一样的时代特质,在浮夸与喧嚣中坚守理想和信仰,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文化自信。文学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耻感文化,通过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用温暖来慰藉那些沮丧的、疲惫的、冷感的、迷惘的人心。实际上,精神故乡还包含另一个思想维度,它能够促使人们保持自省、自戒,洞察家国人生,直面社会现实。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一图读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庭院,也需要断舍离
- 东西方宗教差异,中国宗教是实质主义,西方宗教只是形式主义
- 祝贺!中国彩灯博物馆成功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美国实用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实用主义影响有哪些?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翰墨凝成芬芳字 一笔一划书人生
- 钱钟书《围城》中的白富美,精致的利已主义者,难道注定是悲剧?
- “本本主义”登峰造极的国家懂得记录,才能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