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娴静时如娇花照水 , 行动处似如弱柳扶风;清代徐瑶在《太恨生传》中写到,女虽支离憔悴 , 而委婉之态 , 楚楚动人 。 这些人物都是古人眼中的美女 , 也都是玉体纤弱的"著名"病人 。 那她们的病根在哪里呢?中医有"女子以血为本"的说法 。 很多女性的疾病其实都在一个"血"字上 , 但血证又有所不同 。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文章插图
血热是怎么一回事?
血热是中医证型的一个独特术语 。 简单地讲 , 就是热入血分 。 一般多因外来邪热侵入血分 , 或情志郁结 , 五志过极化火所致 。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实热和虚热 。 实热多为邪热引起 , 表现为吐衄、溺血、烦躁、口渴喜冷饮、口干、便秘、舌绛红、脉数等 。 例如 , 多发于小儿的麻疹、风疹等病毒疹 , 因小儿腠理未固 , 易受到外来邪热侵袭 , 这些疾病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发鲜红色斑疹 , 伴发热 , 是典型的血热之实热 。 虚热多为阴伤后 , 阴不制阳所致 , 常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面颊潮红、舌红 。 如很多女性月经量大 , 且颜色较红 , 伴有面色潮红、心烦、盗汗 , 脉数而弦细 , 这就属于血热之虚热 。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文章插图
陷入困境的女人
无论是实热型的血热证或是虚热型的血热证 , 均自觉手脚发热 。 如何区别?一方面看手脚发热的表现 , 如是否出汗潮湿 , 是否有时间上的规律 , 一般虚热型的多有潮热 , 夜间尤甚 , 实热型则相反 。 另一方面要看其他症状 , 如是否有盗汗、心烦 , 或是失眠等症状 。 需要综合判断 , 否则极易误判 。
有人认为自己总是爱出汗不是阳亢就是血热 。 其实 ,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 虽然血热和阳亢均有出汗的症状 , 但这种出汗是指病理状况下的出汗 , 如发热出汗、盗汗 。 若是平常稍有运动便大汗淋漓 , 那可能就是表虚的表现了 。 中医认为"血汗同源" , 因血和汗均由人体水谷精微化生而来 , 若长期大量出汗 , 亦会造成阴伤血亏 。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文章插图
血热该如何调理?
实热
实热的一般症状较重 , 很多都有明显的病症 , 如发热、斑疹等 , 需及时就医 , 常用一些清热、解毒、凉血等方药 , 针刺疗法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泄热除邪的效果 。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文章插图
刺激性针灸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虚热
虚热大多表现的症状比较轻 , 容易被忽略 , 且多为慢性经过 , 从临床体会来讲 , 一般较难迅速治愈 。 因此 , 日常调养就特别重要 。 症状重一点可在医生指导下 , 用养阴凉血的方药 , 如生地、丹皮、赤芍、玄参、知母等 , 当然也可以食用甲鱼、鸭肉、墨鱼、竹笋、甘蔗、猕猴桃、桑葚等 。 青蒿炖甲鱼、麦冬炖鸭肉、墨鱼煲汤都是很好的滋阴凉血的佳肴 。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文章插图
干香菜种子
血虚就是贫血?
就血虚而论 , 它的内涵更为宽泛 。 中医认为一切阴血亏虚的病症均可称之为血虚 。 常说的贫血也是血虚的一种表现 。
血虚临床表现主要有面色萎黄、少华 , 唇甲淡白 , 脉虚细等 , 严重者有头晕神疲、眩晕、心悸、失眠等症 。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均可以引起血虚 , 主要与失血过多、饮食不节和慢性损耗三种因素有关 。
血热、血虚、血寒,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