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盆景制作当中如何借鉴中国画的技法( 二 )


在盆景制作当中如何借鉴中国画的技法文章插图
六、透视:
透视 , 是对客观存在的形体 , 使之在盆面上表现出具有空间、立体的感觉 。 客观存在的物体 , 即使是同样大小、高低 , 在一定的视觉范围 , 也会产生大小、高低远近的视觉变化 。 正因为视觉的变化 , 使得透视对在咫尺盆中制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宋·郭熙《林泉高致》中所提出的“三远”论是在绘画中和在盆景艺术中运用透视法的不二法则 , 在近代绘画中有所发展 , 但还是离不开这“三远”范畴 。
何谓“三远” , 一日;自山下而仰山巅 , 谓之高远;主要表现山川的雄伟高大 。 务必要表现出“高”的形式感 , 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 。 二日:自山前而窥山后 , 谓之深远;主要表现山峰峦重叠 , 使人望之莫穷其际 , 不知其为几千万重也 。 深远之景 , 变化较多 , 景观丰富 , 为常用之法 。 三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主要表现近大远小的差距 , 表现远浦遥岭、陂陀重汀之景象 , 使人有冲融而缥缈之感 。 三远之法在盆景之中运用是广泛的 。
还有一种中国画独特透视法 , 也就是“散点透视”法 , 此法最具特色 , 也是比较难处理的一种透视法 , 它开境大 , 视域广 , 景随步移 , 给创作者较大的取景自由但顾名思义 , 既为“散点透视” , 也就制景必“散” , 搞不好画面就散沙一盘 , 各自为政 , 无法成为一个整体 。 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者要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 要能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 , 在同一画面上 , 置出几个不同视域的景物 , 同时可以把三远法掺揉于其中 , 巧妙地运用 , 统一矛盾 , 更能使画面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 。
【在盆景制作当中如何借鉴中国画的技法】在盆景创作中 , 散点透视可以发挥它更好的作用要知道盆景是可以四面观赏的(少也可三面) , 这样 , 在咫尺盆中 , 只要散点透视运用得法 , 是可以展现出无穷景观的 , 使观赏者有步移景异之感 , 能达到山水画长卷的艺术效果 。
在盆景制作当中如何借鉴中国画的技法文章插图
七、法:
地壳的剧烈运动 , 使地球表面产生了许多高山幽谷、长江大河 。 风与水的作用又使岩石表面形成了各种纹痕、褶皱 , 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奇百巧的风景胜迹 , 给我们的艺术家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表现素材 。 为适应具体描写对象的需要 , 我国历代山水画家 , 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 , 积累了丰富的表现方法 。
“皴”原是皮肤受冻坼裂之意 。 引伸到表现山石、峰峦结构 , 突出质感 , 形成了多种方法 , 统称为“皴法” 。 画论曰:“欲显其脉理及阴阳向背 , 则用袋法 。 ”石涛则更认为“峰与合 , 袭自峰生” , 认定皴法必须以现实山石为依据 , 主张向真实生活探求 。
我们的盆景(山水)创作者必须具备自然地理这方面的知识 , 走进大自然 , 去观察 , 去探索 , 去创造 。 山是由各种岩石所构成 , 主要有水成岩 , 火成岩等 , 而不同的山石结构又有不同的石纹组织 , 而各种多变的石纹 , 是多种法造型的依据 ,
我国历代画家创出许多种法 , 如披麻皴、大斧壁小斧皴、解索皴、荷叶皴、马牙皴等 。 但我们的盆景创作者们也大可不必依据某种皴法而去创作一盆景 , 因为我们适当加工 , 依理组合 , 达到主观意图和客观事物的统一 , 就是一盆好景 。
在盆景制作当中如何借鉴中国画的技法文章插图
中华大地 , 无山不美 , 无水不秀 , 加之幅员广阔 , 名山大川、佳树奇花比比皆地貌特征又多不相同 , 各有其不同的神韵和情趣 , 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创作范本 。 而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理论与技法 , 得天独厚际遇 , 我们应该珍惜它 , 更应该发扬光大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