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发了两个实用小程序,帮助病家实时评估

“得了肿瘤 , 却死于心脏”?听起来好像有悖于日常的认知 , 却并非罕见 。 今天下午 ,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团队在“科技会客厅”肿瘤心脏病学领域分享研究成果:上线“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 , 肿瘤科医生患者只需扫二维码 , 即可初步测定心脏危险性 。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密不可分 。 随着治疗方式不断发展 , 很多肿瘤患者能够长期存活 , 癌症逐渐变成“慢性病” 。 而对于这些患者 , 提高长期存活生存质量需要关注癌症 , 更不可忽视对心脏的监测 。
乳腺癌患者心脏不适?点击小程序一目了然
半年前 , 52岁的王阿姨体检发现乳腺癌 , 在外院做了乳腺癌根治术 , 术后开始化疗 。 近期 , 王阿姨偶尔会感觉心“咚咚”跳 , 肿瘤科医生在复查时听说这一情况 , 为她安排了抽血、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 心电图提示:王阿姨存在偶发室性早搏 , 但其他检测结果都没有明显异常 。 王阿姨非常紧张 , 担心化疗药物是否影响心脏、是否还能继续治疗?
医生当场使用“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 , 测定她的风险等级为A级 , 属于低危人群 , 可以继续用药 。 “以前如果这样的话 , 肯定要去心内科重新就诊 , 现在只需用手机小程序点一点就能知道是否存在风险 , 实在太方便了!”王阿姨说 。
“目前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心脏不适 , 主要寻求心内科会诊 , 就医流程不便 。 ”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程蕾蕾主任医师说 , “现行医学专科划分的局限性 , 导致肿瘤科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认识相对不足 , 容易忽略早期临床表现 , 进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 当前亟需简明扼要的风险评估方法 , 协助非心脏科医生进行早期甄别 。 ”
基于临床需求 , 葛均波院士团队制定出“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临床评分表” , 帮助非心脏科医生早期、快速识别高危人群 , 尽快转至心脏专科寻求治疗建议 , 帮助控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 降低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率 。
患者|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发了两个实用小程序,帮助病家实时评估文章插图
抑制剂应用有多少心脏毒性?小程序即时来评估
此次同步上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 , 则为肿瘤病家提供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评估方法 , 可以帮助非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在早期快速地识别高危人群 , 尽早转至心血管内科寻求专业治疗建议 , 有助于减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发生 , 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
专家表示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新型抗癌药 , 第一次在“治愈”层面上让癌症患者看到曙光 。 但在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之时 , 各器官免疫毒性成为临床中不可避免的新问题 。 临床发现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致死率最高 , 成为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的重要原因 , 死亡率高达39.7%至67% 。
鉴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良好的抗癌效应 , 此类药物广泛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 专家预计:未来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 因此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早期识别和处理将成为肿瘤科医师和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共同面临的挑战 。
患者|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发了两个实用小程序,帮助病家实时评估文章插图
肿瘤心脏病学已成为全新交叉学科
近年基于临床实际诉求 , 医学界应运而生全新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 。 中山医院两年前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首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 , 给合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 , 打开崭新“窗户” 。
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发现 , 当前心内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 , 这一指标能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的病情转归情况 。 前期临床数据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 , 团队结合血浆sST2、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 , 能早期、快速地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