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有人说:“人活在世上 , 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 , 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 ”
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外物 , 但可以守住内心 。
得之坦然 , 失之泰然 , 剔除执念 , 修心修己 。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 , 聪明的人 , 都懂得修炼这“三心二意” 。
人生哲理|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文章图片
修一颗平常心
不因外物动摇心性
狄仁杰在《宦经》中写:“多恕人 , 少容己 , 心安则福至 。 ”
意思是说 , 做人要学会豁达一些 , 多宽恕、多容纳 , 心安了 , 福气才能来 。
所谓心安 , 就是修炼一颗平常心 , 对人对事既要积极主动、尽力而为 , 又要学会顺其自然、不必苛求完美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便深谙此道 。
22岁时 , 颇有天资的王阳明参加了三年一次的会试 , 却名落孙山 。
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当着众人的面劝慰他:“这次没中也没关系 , 你这么聪明 , 就把这次考试当做高中状元之前的一次铺垫吧 。 ”
听完这些话后 , 王阳明当即赋诗一首《状元赋》 , 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
有一句话叫做:“木秀于林 , 风必摧之 。 ”
在森林中一枝独秀的树木 , 总是容易被风先吹倒 。
在人群中锋芒毕露的人 , 也更容易遭人嫉妒 。
时隔三年 , 王阳明再次参加会试时 , 便受到了有心人的打压 , 他又一次落榜了 。
但他没有因此垂头丧气 , 反而十分平静 , 似乎丝毫没有因为失败而受到影响 。
有人问他 , 为什么两次落榜 , 还能这么平静?
王阳明说:“其他人都是因为落榜而叹气 , 但我不是 。 在我看来 , 仅仅因为落榜就轻易动摇了自己的心性和气节 , 这才是最应该叹气的 。 ”
他的智慧 , 不仅仅在于惊为天人的文辞 , 更在于他的这颗“平常心” 。
有了平常心 , 才能波澜不惊地面对人生的劫难 , 不因登上高峰而目空一切 , 也不因暂时的低谷而妄自菲薄 。
人生境遇难免伴随沉浮 , 掌控好心态的人 , 才能做自己命运的舵手 。
人生哲理|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文章图片
人生哲理|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文章图片
存一颗同理心
渡他人 , 渡自己
作家高铭在《天才在左 , 疯子在右》一书中 , 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
有一位精神病患者 , 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 。
于是每天不吃不喝也不动 , 只是撑起一把伞蹲在墙角 , 像一只蘑菇那样生活 。
几天下来 , 他已经形容枯槁 , 身体也开始虚弱 , 众人一筹莫展 。
有一天 , 一位医生也拿了一把伞 , 像他一样蹲在了角落里 。
他惊讶地问到:“你是谁?”
医生回答说:“我是一只蘑菇 。 ”
过了一会儿 , 医生开始站起来走动 , 他问道:“你是只蘑菇 , 怎么能站起来走动?”
医生说:“蘑菇也可以站起来走啊 。 ”
又过了一会儿 , 医生开始吃东西 , 他又指着医生说:“蘑菇怎么能吃东西呢?”
医生又说:“谁说蘑菇就不能吃东西了?”
至此他才明白 , 即使自己作为一只蘑菇 , 也可以像人一样 , 站起来任意走动 , 一日三餐一顿不落 。
这名医生就这样解决了他不吃不喝的问题 , 病人的身体又开始逐渐恢复 。
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 或许就是像医生一样 , 懂得蹲下来陪对方做一只蘑菇 。
这种同理心 , 是一种极高的情商 , 更是一种人间稀缺的能力 。
它不仅可以让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耐心地感知情绪 , 帮助身边的人走出人生低谷 , 还能够让人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 , 在自己陷入低潮时赋予自己重新快乐起来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