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住——老有所住
古代士大夫一般是家族式居住,几代人居住在一起,若父母没去世,一般不轻易分家。宋朝的《夷坚志》曾记载一个叫范之纲的人:
婆婆年来家道长进,两个儿子留意产业;孙男女五人……居于累世,真不易得,范之纲与子孙同居。
范之纲祖孙三代人居住在一起,这是宋朝士大夫最典型的居住方式。
另外,除了这种祖孙三代一起居住的方式,也有其他形式,例如,父母和某一个儿子居住在一起,把庶子或其他嫡子分出去。不过,这种形式多出现在农民或商贾之家,士大夫家族很少。
文章插图
欧阳修的居住方式属于特例,他致仕后带着老伴居住在滁州,不和儿子们住在一起。原因有二:
第一,儿子们都在外地做官,按照规定,不允许带父母同去。
第二,欧阳修自己也想放浪形骸,做一个山水之间的隐者。
所以,欧阳修的晚年居住方式属于特殊情况,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宋朝士大夫晚年的居住,不管是家族群居,还是欧阳修的独居,在儒学“孝”文化的基础上,做到老有所住,老有所依。欧阳修虽然独居滁州,但作为曾经的副宰相,身边的侍从人员众多,所以他并不孤独。
(四)行——稳妥为上
古代人的出行方式本就不多,人到老年时,其出行方式则更加有限。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曾写道: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这里的“行”,是指走路的意思。没错,在古代,大多数老年人的出行方式是走路。若出远门,则选择坐轿或坐船,至于骑马、骑驴,还是不选择的好。
渔村酒市本无期,小蹇扁舟信所之。
这句诗是陆游在79岁的时候写下的《出游》,陆游已过古稀之年,腿脚不便,乘小舟出行,避免颠簸。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欧阳修和宋朝其他人物的记载,来探究宋朝士大夫的老年衣食住行,其中,在饮食方面更为详尽。可以看出,宋朝的士大夫到了老年,因为身处社会上层,其物质保障还是较为充足的。
三、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但是同一个时代的同一群体,也有一些相同的兴趣爱好,宋朝的士大夫老年时也不例外。
(一)藏书
宋朝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及,在那个时代,若想博览群书,就不得不收集图书,古代士大夫阶层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都有藏书的习惯,等到年迈时,藏书数量便会更多。
文章插图
欧阳修晚年曾说自己“藏书一万卷”,欧阳修的同事梅尧臣也是藏书大家,欧阳修晚年曾向梅尧臣家人借阅梅尧臣遗稿抄录,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欧阳修称:
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家,得其遗稿千馀篇,并旧所藏……
可见,宋朝士大夫阶层,每家基本上都藏书,老年人藏书,已经是一种兴趣,但要想藏的全面,即使向欧阳修这样的大人物,也有困难。
(二)饮酒
诗酒文学,在古代,酒和文人好似最佳搭档,唐朝李白斗酒诗百篇,宋朝的士大夫皆为文人,即使到了老年,也离不开酒。欧阳修云“常置酒一壶”,其《醉翁亭记》中,甚至把自己比作“醉翁”。到了老年,欧阳修的身体情况不太好,但仍然坚持饮酒。在《会老堂》中,欧阳修写道:
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醉一钟。
老朋友不远千里来看他,他即使老年生病,但也要酣饮一场。可见,酒在北宋士大夫的老年生活中,是必不可少之物。
(三)下棋
有宋一代,围棋堪称时最流行的游戏,棋虽为小道,但却有大境界。欧阳修喜欢下棋,众所周知,其“六一”里面,就有“一盘棋”。
- 比肩袁天罡的女相士,预言周亚夫八年拜相,老年饿死,全都成真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小寒」来了 这个隐形“凶手”,需要警惕!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 老人500万卖掉祖传宝刀,专家失望指责,老人:你们无权干涉
- 【关爱未成年人】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举行讲故事比赛
- 终极笔记里,张日山活着成了百岁老人,那么张大佛爷哪里去了
- 他是《青春之歌》余永泽,戏中与林道静成婚,晚年遗憾患老年痴呆
- 农村老人爱说:“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 《老人与海》一书,用朴素无华的文字,让人充满了精心的表现力
- 老人打扫祠堂时发现一本族谱,经专家鉴定全村都是皇室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