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青年超7700万,“空巢生活”究竟是孤独还是自由?( 二 )
像文可一样 , 对于很多青年来说 , 选择独居其实是选择了一个自由空间 。 而这个自由空间使他们能更好的呈现自我 , 展现个性 , 在独居中 , 进一步提升了生活的质量 。
学者彭远春在其《空巢青年的独居选择》一文中曾指出:“‘空巢青年’的独居选择与个体的自主性与自为性紧密相连 , 自主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个体化趋向的渲染和影响下 , 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 而自为性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促使个体为保证充分的自由和为自己而活的权利 , 主动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以满足自身多层次的需求 。 ”
但青年选择独居生活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决定就这样孤独终老 , 许多青年认为所谓的独居生活其实只是一种过渡的状态 , 是暂时性的 , 他们同样渴望爱情 , 渴望婚姻 。
姚同是在某省级的机械研究所工作 , 独居一年的他仍渴望未来能有“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独居其实是被迫选择 , 因为处于单身所以只能选择独居 。 ”
姚同经常一个人看电影、玩游戏、看书 , 但一个人的状态并没有让他感到孤独 , 姚同告诉界面职场 , 他所理解的“孤独”是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 无交流 , 而他会经常与朋友聚餐、参加外出活动:“独居其实带来的是自由 , 一个人能做的事情也变得更多了 , 但独居久了之后 , 偶尔也会渴望改变生活方式 , 可能人终究还是需要陪伴 。 ”
独居中的焦虑感和孤独感有时也很强烈
当下 , 人们借助信息技术 , 能快速地实现跨越地域、跨越国界的交流和互动 , 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 , 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 人们更多地选择通过线上进行情感的沟通 。
据探探发布的《2020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 , 超6成的独居青年选择通过社交软件来结交新朋友 , 且一、二线城市占比更高 , 线上交友也成为不少独居青年们缓解孤独的必选项 。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2020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
虽然通过线上交流进一步丰富了独居青年的内心世界 , 但也不乏一些独居青年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置身于一个单独的空间 , 加上工作压力以及单一的生活方式 , 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躁的情绪 。
“无人与我粥可温 , 无人与我立黄昏”是许多独居青年的真实写照 , 一位独居网友在知乎上这样写到:“过年回家 , 我妈要我留一个在上海的紧急联系人电话 , 怕万一找不到我就可以找那个人 , 结果我连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 。 ”也有网友表示“节假日千万不要午睡 , 因为等你醒来的时候 , 看着窗外迟迟下沉的夕阳 , 会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 ”
据界面职场了解 , 许多一线城市的独居青年为了节省生活的成本选择了蜗居在一个单间出租屋里 , 回到家就是独处的空间 , 手机成了最好的伙伴 。
据人民智库发布的《“空巢青年”心态特点与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 “空巢青年”的社会关系比其他群体更为疏远 。 当问及“您有多少关系亲密、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时 , 回答“一个也没有”和“1-2个”的“空巢青年”占比59.7% , 高于非“空巢青年”6个百分点 。 在遇到烦恼时 , “空巢青年”向他人求助的频率也比非“空巢青年”低一些 。
文可在接受界面职场采访时也表示 , 独居生活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 尤其是生病的时候 , 因为父母和朋友都不在身边 , 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医院 , 那时的焦虑和孤独是最为强烈的 。 此前 , 网络上也曾出现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 , 包括一个人去逛超市、一个人去看电影等 , 而一个人做手术则排在了第十级 , 有网友称此等级为“孤独求败”级 。
- 当年轻人也开始怀旧
- 「浮世绘」一位青年女歌手的艰难抉择—我的“京漂”岁月(上)
- 独居丧偶老人,紧握养老钱不给子女分毫,子女:那我就不给你养老
- 独居月租3万+大豪宅、房子说买就买,谁说离婚就过得很惨?
- 情感_未命中|找到“价值焦点”,告别自卑
- 一位63岁独居阿姨自述:我退休金7千,可我依然想要找个伴再婚
- 底层小青年高逸峰:90年代资产千万,5天赚280万,破产一夜白头
- 回顾老照片:50后、60后的青年,70后、80后的童年,90后的…都在这里了!
- 一个离婚独居阿姨说,躺在地下三天才明白一个人独居太可怕
- 克莉丝汀|因房子太破烂 独居老人将被罚每天2万多元!结局却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