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林区往事——林场的杀猪菜
电视上看过无数的杀猪菜版本,我最难忘林场的杀猪菜。似乎在哪吃上一顿杀猪菜也没有在林场吃的香,每当想起那如烟的往事,我的目光总会伸向远山,脸上浮现出追忆和沉醉的深情,最重要的是味蕾开始作怪,舌根生津,口水“咕噜”一声咽进喉咙里,就是馋那碗杀猪菜了。
文章插图
为什么林场的杀猪菜香呢?这也不是吹嘘,绝对香。在那个生活物资比较奇缺的年代,养猪似乎是林场家家户户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当然是伐木了。男人们驰骋山场,伐木养家,女人们在林场带孩子养猪,似乎这就是林场生活的定势。与现在的人养猪不同的是,咱们林场的猪只吃山野菜、麦麸子和土豆,不吃精饲料,再则咱们林场的猪都养足一年,自然膘肥体壮,有着原始的肉香味儿。养猪的过程不说大家也知道,女人们带孩子同时教育孩子在劳动中体味生活,教孩子们采山野菜,70后的孩子谁没有采猪菜的经历呢。我倒是很佩服当时母亲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圈养了猪,一方面教育孩子勤俭持家,自力更生,不像现在的孩子只捧着一个手机,吃着劣质的猪肉,从某些方面来说,那时的孩子要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得多。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关于林场养猪的事情自然也很有趣,不像现在的养猪人把猪圈设置的像笼子,咱林场的猪圈都是南北通透的“庄园”,豪华野草床铺,四周用板杖子夹住,正南冲阳的地方用木板围好猪舍,有单间还有标间,也有猪爸猪妈“夫妻间”。猪圈下还有一大片场地,用于猪的“休闲健身”区,平时大人们刨些草植被、扔些山野菜,那猪就撒了欢的在猪圈里“闹腾”,直闹腾得上蹿下跳,膘肥体壮,全然不知自己离挨刀的时候不远了。
文章插图
关于杀猪匠的故事也很多,那是个技术工种,每个林场都有那么几个“杀猪匠”,技术一流,一到年关杀猪匠总是忙的不行,自然也很“拿把”,你得千呼万唤他才出场,众人蜂拥而上,按胯的,压身的,拖腿的,将猪放倒。尺把长的屠刀早己捅入猪的咽喉要道,刀峰一转,猪血就流入了刀口下的盆中。紧接着“退猪毛”。妇女们端走猪血准备“灌血肠”。剩下的肉注入分类冬藏,只等一锅杀猪菜出锅,这整个杀猪的过程才算完结。养猪的妇女都心善,常常嘱咐“杀猪匠”要手到擒来,一刀毙命,省的自己养了一年的猪遭罪,然后叨念着“猪啊猪,杀了你明年再回来”,虔诚的不要不要的。
文章插图
杀猪是一件大事,需要请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林场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一起享用。这就衍生了杀猪菜,但绝对都是烩菜、手撕肝、白肉血肠、苦肠、下水汤、猪头肉、猪耳朵、猪舌头等菜品,因为排骨肘子还要卖一些留一些,要不一家老小没有了“牙祭”,这个年关不好过了。冒着热气的杀猪菜油光闪闪,香气袭人,男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猜拳行令,间或打诨逗趣,在大快朵颐之余,人们也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浓浓的乡情的美好,吃完杀猪菜还不算,还要给帮忙的人们拿上一根血肠或是一碗烩菜,以示谢意,这让小小的林场有着浓厚的人情味。把贫穷品德化,把落后浪漫化,把拖沓勤劳化,是大兴安岭人的一种心里寄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林场的杀猪菜丝丝缕缕裹挟着那逝去岁月的快乐,浸入记忆的杀猪菜分分秒秒回荡着永不散落的大兴安乡愁,让人莫不敢忘。来源:岭上视角
- 「知青往事」油泼辣子一道菜
- 张裕往事:1940年酿酒师巴狄士多奇在沪答记者问
- 今年能请你吃杀猪饭的曲靖人,一定要好好的珍惜!
- 烩菜|没想到,在农村吃一顿杀猪烩菜竟如此热闹?!
- 杀猪|在维西,红红火火的杀猪饭开始了!
- 中国|日本网友嘲笑中国菜刀只能“杀猪”,大厨用两道菜回敬,真过瘾
- 巧克力行业|“三进三出”,好时公司的中国往事
- 热情|来东北感受最地道的杀猪菜,体会东北人民的热情和这里的豪气
- 杀猪|怒江人的乡愁,是这个季节的杀猪饭~
- 儿茶|美食往事丨到了湘北土家族,一定要吃上一碗米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