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巨大左右冠状动脉瘤合并多瓣膜病变手术

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4日讯(采访人员 胡旭阳)近日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张尔永教授与肖正华副教授共同为一名56岁女性实施了“Bentall(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巨大左右冠状动脉瘤切除+冠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 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 经文献检索 , 目前国际上尚未见相似手术病例报道 。
据了解 , 患者近4年反复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等情况 ,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 经过进一步检查 , 确诊为巨大冠状动脉瘤 。 患者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就诊 , 均因病情太复杂、手术风险太大 , 被告知无法实施手术 , 后多方了解信息来到华西医院院就诊 。
由于术前的检查无法完全评估患者的病变范围 , 预计手术方式基本涵盖了成人心脏外科的大部分术式组合 , 手术存在极大的难度及不可预知性 。 尽管难度极高且风险巨大 , 但经过医患双方的充分交流和联合麻醉科余海主任、杜磊教授、宋海波教授等进行扎实的术前准备 , 手术如期举行 。
术后复查CT提示冠状动脉瘤消失
第一步 停跳+冠状动脉瘤切除
由于患者的病变必须在停跳下的心脏才可以进行手术 , 而该患者无法采用常规的心脏停跳方式 ,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方式让心脏停跳 , 当肖正华副教授切开病变的冠状动脉瘤时 , 发现瘤腔中存有大量的血栓 , 这些血栓一旦脱落 , 往往都是致命的 。
手术首先需清除瘤腔中的血栓 , 仔细探查远端冠脉开口也是手术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 。 幸运的是 , 患者远端冠状动脉血管通畅 , 肖正华副教授和张尔永教授立即采用大隐静脉重建患者三条主要的冠状动脉(前降支 , 回旋支以及右冠) , 与此同时 , 术前不明确的病变 , 通过术中探查终于明确下来 , 接下来的手术方式也就如术前计划一样 , 有条不紊地进行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巨大左右冠状动脉瘤合并多瓣膜病变手术】第二步 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
据了解 , 心脏瓣膜类似于我们每个房间的门 , 患者心脏中四个门中的三个已经坏掉了 ,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这些门进行更换或者修复 。
由于患者年龄小于60岁 , 考虑到患者的预期寿命还很长 , 所以张尔永教授以及肖正华副教授首先采用了耐久性更好的机械瓣膜对患者的二尖瓣进行置换 。 另外 , 由于患者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病变以及长期在冠状动脉瘤影响下病变严重 , 两位医生果断采用主动脉根部置换的手术方式 , 重建主动脉根部 , 让患者的主动脉根部恢复至正常大小 , 最后进行了三尖瓣修复手术 。
第三步 冠脉搭桥术+撤离体外循环
将之前重建冠脉的大隐静脉桥血管重新连接于置换的主动脉根部 , 就如同在一条河上架起一座桥 , 让河两边的交通恢复 。 本例冠状动脉瘤就是这条河 , 大隐静脉就是这座桥 , 连接主动脉根部和冠脉远端 , 医生们一共架起三座桥 , 让患者心脏重新获得血供 。 当所有的手术步骤完成 , 就开始逐渐撤离体外循环 。
整个手术方式涵盖了心脏大血管外科大部分的成人心脏手术方式 , 手术一共持续了7个多小时 , 当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 生命体征稳定的时候 , 肖正华副教授悬在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下了 。
第四步 严密的术后监护+术后康复出院
手术结束后 , 接力棒交到了胸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 由于患者术前病变重 , 营养状况差 , 心脏功能差 , 手术成功仅仅是第一步 , 术后的监护是我们打赢这场仗的另外一个关键战场 。 在曹舸副主任医师以及曾玲护士长带领的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和细心照料下 , 患者王女士逐步康复 , 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 转回病房 。 术后复查彩超及CT 提示患者心脏功能正常 , 冠状动脉瘤消失 。 患者再也没有出现呼吸困难 , 胸痛 , 双下肢水肿等症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