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对话李骏(下):“搭载式”汽车开发将过时( 五 )


赵福全:确实如此 。 过去汽车是信息孤岛 , 要想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 只能不断在车辆上加装新功能 , 结果导致汽车越来越复杂 , 成本也越来越高 。 然而在汽车只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时 , 我们实际上也只能这样做 。 但是未来要真正实现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 , 尤其是自动驾驶 , 这种做法就不适用了 。 因为智能的配置越加越多 , 系统的熵值就会越来越高 , 最终汽车将不堪重负 , 不仅影响可靠性 , 而且成本会非常高 , 根本无法实现推广普及 。 所以 , 按照传统汽车“搭载”技术配置的模式来满足智能汽车与智慧出行的需求 , 是走不了太远的 。
而谈到“连接”模式 , 我知道您提出了一个有名的“4S”理论 , 即智能汽车(SV)不应孤立存在 , 而是要和智能交通(ST)、智慧城市(SC)和智慧能源(SE)紧密融合 , 四位一体 , 协同发展 。 因为只有确保各个智能主体都充分互联互通 , 才能真正实现高等级的汽车自动驾驶 , 也才能使智能汽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 这又引出了一系列问题:智能汽车在4S中应该分担多少“智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谁来主导?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之间如何打通?智慧能源又怎样与智能汽车结合?简单说 , 就是这几类相关主体之间应该如何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您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的协同发展呢?
李骏:在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即4S协同发展的进程中 , 单车承担多少“智能”?其他主体承担多少“智能”?相互连接如何实现?各项工作由谁主导?这些的确都是难题 , 需要在产业实践中逐步找到答案 。 关于各方具体的分工方案 , 恐怕现在谁都无法给出 , 但我想可以参照以下两点原则:
其一是系统平衡原则 。 4S是一个大系统 , 系统内各个主体之间必须做到平衡 , 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承担百分之百的工作、获得百分之百的收益;其二是成本最低原则 。 因为主体众多 , 解决方案也必然有多种组合 , 选择时应基于哪种组合的综合成本最低 。 比如实现自动驾驶可以通过自身使能 , 也可以通过外部赋能 , 更可以是两者结合 , 但最终还是要看在成本上客户能否接受 。
而在智能环境建设方面 , 我觉得应按照以下三个方向着力推进:
第一 , 场景数据化 。 自动驾驶汽车是运行在场景中的 , 场景信息至关重要 。 现在有一种研发思路是无限制地拓展场景 , 进行大量的实车道路测试 , 例如路试做到一亿公里 , 以探索和适应每一种场景 。 我认为这种做法还是单车智能的思路 , 是不可取的 。 实际上 , 只要实现了场景信息的数据化 , 就可以在物联网的支持下 , 随时把场景状况推送给智能汽车 。 这样智能汽车即便是第一次进入某个场景 , 也能“轻车熟路” , 很好地适应 。 不要忘记 , 智慧城市本来就是数字化的城市 。 在智慧城市中 , 社区、学校、超市、医院等的布局信息 , 以及各种道路的形态信息 , 如丁字路口、十字路口等 , 都将以数据的形式输入到出行模型中 , 从而支撑智能汽车的有效运行 。 开始时可以先做到把场景数据准确发送给有需要的车辆;再向前发展 , 就可以实现场景信息的自动数据化 , 随时自我更新并同步共享 。
第二 , 交通设施数字化 。 汽车在道路上运行的基本要求是遵守交通法规 , 例如按照红绿灯指示行驶 。 现有交通设施都是为人设计的 , 或者说是为生物人设计的;而未来交通设施则是为机器人设计的 , 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会开车的智能机器人 。 我最近研究的一个项目就与此相关 。 例如模拟行人通过斑马线路段的情景 , 一种开发思路是用车载摄像头识别斑马线和行人 , 但这还是在延续过去的思维定势;实际上 , 未来斑马线路段是能够发射数字化信号的 , 包括路段位置信息 , 也包括对行人数量、速度、行进方向等的感知和判断信息 , 都可以发送给智能汽车 。 这就是所谓按照Intention(意图)寻找途径的开发方法 。 其前提是交通设施一定要充分数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