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二 )


文章插图
刘备形象变迁的原因
"曹魏正统"的"天命观"
《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的,里面有非常重大的历史原因。作者陈寿生长的年代是西晋,魏王曹丕称帝之前,延续了东汉的"十三州"制度,放弃了曹操在建安时期实行的《禹贡》"九州"划分,以显示自己是天命所归。同时,汉献帝禅让于曹丕,曹丕政权继承东汉政权是合法的。一直到了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绝大多数的史书编纂都是以曹魏为核心,这一点在它们的纪年方式上得到了体现。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虽然对"曹魏正统"提出了争议,但是史料过于穿凿,南朝裴松之,以及唐代刘知几等人都对他做了严厉的批判。
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文章插图
"曹魏正统"的观念在两晋南北朝乃至唐代中期都是深入人心的,道德地位并不能取代政治需求,曹魏政权在当时一直被认为是天命所归,经过禅让之后是唯一的合法的继承政权。刘备虽然在血统上占据了优势,但是并没有妨碍曹魏成为当时的主流。刘备形象的真正转折点,是宋元时期的异族矛盾和"三纲五常"观念的加强。靖康之耻后,汉家江山逐渐走向衰退,元朝开始接手华夏。《辽史》、《宋史》、《金史》的修订,力图扭转根深蒂固的"四夷不得正统"观念,加强元朝政权的合法性,这一点在汉人中间始终得不到承认。剧烈的变迁使得汉人开始反思,理学开始兴盛了起来。
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文章插图
"三纲五常"下的"血缘观"
异族的频繁入侵,使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重新被搬出来,并且进行了改造。班固的《白虎通义》提出"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和《礼记》提出的"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被理学家整理成了"三纲五常",同时为了维护统治,不断强调正统的血缘性。两晋时期的"天命观"被"血缘观"替代,汉室宗亲刘皇叔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加强。《宋元学案》极力地将北方金朝描绘成为一个黑暗的时代,正是这一种理学观念加强的体现。
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文章插图
刘备,作为汉朝血脉中断的源头,自然成为了官方和民间都推崇的人物。官方推崇刘备的目的,在于强调汉人血脉的正统性,配合理学的"三纲五常"思想,巩固自己的合法地位。而民间以及士大夫阶层,在目睹了异族入侵之后,也需要这样刘备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寄托,尤其是在"三纲五常"的观念影响下,刘备"正统明君"的形象不断得到了强化,到了明清之际,已经固定,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刘备形象。
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文章插图
刘备"正统形象"的体现
在元杂剧中,就有不少的关于刘备的作品出现了,在流传的二十一种三国故事中,《醉走鸳鸯楼》这出戏可以说是"尊刘抑曹"的完美体现。这部戏极力美化了刘备,并且在戏文中强调了"中山靖王后裔"这一身份,突出刘备是"汉室血脉"。而对于周瑜乃至曹操,都是极力地贬斥,描写的视角也是以刘备为主,这可以说为后世戏曲作品提供了样板。现在传世的京剧、秦腔等戏曲作品,刘备的形象都是正面的,角度也多是从蜀汉正统出发。以曹操、周瑜等曹孙阵营人物为主的作品,多是站在蜀汉角度去贬低嘲笑,这些故事的结局也是蜀汉获胜。
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文章插图
明清时代的小说作品,除了《三国演义》之外,还有大量小说演义是描绘三国的,它们大多脱胎于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但是视角完全以蜀汉为尊,这些故事的开篇都是强调蜀汉正统。刘备形象不仅被彻底正统化、明君化而且被理想化,无论是刘备的外貌还是行为,在文学作品中都被加工成为符合人们理想的典范。宋元明清演化而来的刘备形象,已经完全固定了下来,今天的很多关于刘备的影视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延续了这种理想人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