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二 )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何为“庶人之孝”,《孝经·庶人章第六》中曾有明确的解释:永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此处所指的孝道就是简单的赡养父母而已,对“孝道”的阐释并不完善,所以孔子认为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进行养育,更为重要的是,要对父母心存敬重之心,并以人也可以“赡养”犬、马等动物进行类比讽刺,具体可见《论语·为政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犀利地指出,如果赡养父母就算孝顺的话,那么人饲养犬马,是不是对犬马也抱有孝顺之心呢?结果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就是对父母心存敬重之心,这也是最简单、最纯粹的孝道。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单论这一点,贾宝玉无疑做到了,因为出身环境的原因,贾宝玉生活富裕,不需要在赡养父母的物质方面考虑多少,所以他的孝道便更多体现在他对贾母、贾政以及王夫人的敬重上。
贾宝玉曾对林黛玉坦言:心中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就是妹妹你了,可见即便是在爱情面前,贾宝玉也将孝道放在首位,而他对三位家长的敬重,也散见在书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贾宝玉诸多无形的举动都表明他对老太太的尊敬与孝顺,如在刘姥姥闹笑话,大声喊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时候,贾宝玉的反应: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呦”;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第四十回
在这一情节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宴席上的座位安排: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三姊妹一桌,所以贾宝玉跟贾母本就不是一桌的,可在书中贾宝玉却能滚在贾母怀里,这一细节透露出贾宝玉深得贾母喜欢,绝非仅仅是因为宝玉长得像贾母已逝的丈夫而已,更是因为贾宝玉对贾母的孝顺和敬重,在听到笑话的第一时间,贾宝玉就从自己座位跑到贾母身旁,跟贾母一起来分享这个笑话带来的快乐,而且全场只有贾宝玉一人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突发情况最能考验人的真情。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而对于父亲贾政,贾宝玉更是敬重有加,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携众清客去大观园游玩,恰好遇见宝玉,于是便带着宝玉一同游玩,一路上贾宝玉言行举止皆以父为先,每遇崎岖之路,贾宝玉必定搀扶贾政而行,在提对额的过程中,贾宝玉明明文采斐然,深得贾政喜欢,可严父形象的贾政嘴上仍然没饶过宝玉,动辄“畜生”、“无知的孽障”来斥责宝玉,可贾宝玉都是低头弯腰听着,从未有任何埋怨之词。
贾宝玉对母亲王夫人,也心怀敬畏之心,此处不再赘述。所以站在“庶人之孝”的角度,贾宝玉是完全孝顺的,可不幸的是,他出生在世族大家,所以不管是家人,还是社会,对他的期望都是“官宦之孝”,而贾宝玉却天生不喜读书,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产生冲突的时候,贾宝玉毅然坚持自我,选择了“自我价值”,贾宝玉这才成了众人口中的“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但我们并不能说贾宝玉是错的,因为他的“坚守自我”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单论“庶人之孝”,贾宝玉完全可以称为是孝子,可他又是个“古今不肖无双”之人,他的不肖主要体现在他对仕途和经济之道的冷漠与蔑视,《孝经》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