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出呼和浩特市不远,过大黑河南岸,就已到达昭君墓。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进入展览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昭君怀抱琵琶的壁画雕塑,踏雪前行,昂首回眸,似乎在回望关山万里,沉思自己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肩负和亲使命,远嫁匈奴,身如浮萍的漂泊人生。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移步徐行,依顺序展览着王昭君各个时期的画像,多以“昭君出塞”为主题,精湛的画艺展现出王昭君闭月羞花的“落雁”之美。再往前行,就看到“匈奴的兴起”、“两汉时期和亲表”、“魏晋时期和亲表”、“白登之围”等历史溯源,还有在《大迁徙》油画下摘录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从亚洲到多瑙河边,你们是如何走过漫长的道路,建立起新的家园?”由此可见,匈奴的兴衰与延续。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而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结束了长达170余年的冲突,促进了民族融合,留下跨地域、跨民族文明对话的成功范例。出展览,就看到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的“王昭君墓”,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挨着,是一尊王昭君汉白玉雕像,上覆匈奴王冠式的廊,在蓝天白云下,衣袂飘飘、超凡脱俗,更显圣洁之美。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过了眧君雕像是“青冢”牌坊,为三间四柱式汉代风格,牌坊上雕刻有昭君出塞等浅浮雕,素淡雅致。“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文献记载中亦称为“青冢”。据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故有“青冢”之称。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穿过牌坊,是一尊雄浑高大的和亲铜像,雕像的下面刻有蒙、汉两种文字的“和亲”。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并辔而立,披着裘氅,按辔徐行,无限爱意,尽显其中。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两座碑亭后面,就是高大的王昭君墓,此墓高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是我国最大的汉墓之一。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蒙拥黛”。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史料记载:自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先嫁给呼韩邪单于,育有一子,呼韩邪单于死后,嫁于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生育二女,复株累单于死后,又嫁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无奈之际,她求助汉朝皇帝,可皇帝只给她回复了三个字“从胡俗。”万念俱灰之下,她选择了服毒自尽,了却了自己无奈与苦楚的一生,香消玉损……
山河地理——塞外拜谒昭君墓
文章插图
王昭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然而谁又能知道,当时她的内心是怎样的痛苦与挣扎!她又怎样渡过了无尽的苍凉与孤独!这一切的一切,或许早已随着塞外冰冷的寒风消失在茫茫历史尘埃之中!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就是指王昭君。相传,她在出塞途中,一群大雁飞过,此时,王昭君正抬头目视远方,一只大雁看见了这个场景,立马被王昭君的美貌所迷住,甚至忘记了扇动翅膀,一下子从天上摔到了地上,死了,落雁,也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