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蒲松龄为什么一生都没有中举?

要说中国的神鬼故事,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吧 。书中一个个单独成篇的故事,一个个个性鲜明敢想敢做的虚幻人物,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去阅读探索 。现今,更是有许多故事被改编成了影视剧作,各种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但是,这样一位有才气的作者,却一生都没能在考试中中举,令人扼腕的同时,也不禁想问,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缘由呢?
蒲松龄蒲松龄为什么一生都没有中举?
文章图片
据记载,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是在顺治十七年,那年他是二十一岁,最后一次则是康熙四十一年,他六十三岁 。时间长达四十二年,他每一次考试全部落榜 。这种感觉就像是现代参加高考,第一次没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不甘心,一直考了四十二年,却一次都没能考上 。虽然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但是这种憋屈的感觉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其实,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以山东第一的成绩成了秀才,那一年录取他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中的“施”就是他 。当年的第一道考题叫做《蚤起》,是从《孟子》中来的题目,意在让考生揣摩圣贤的语气,代圣贤立言 。但是,蒲松龄却写了一篇“小品文”,也就是相当于,题目要求议论文,他却写了小说 。虽然如此,但是施闰章对他的文章还是有很高的评价,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评价,害苦了蒲松龄 。
蒲松龄蒲松龄为什么一生都没有中举?
文章图片
往后的考试中,蒲松龄遇到的考官都欣赏刻板迂腐毫无文采可言的八股文,蒲松龄的文章自然没有办法得高分 。另外,再加上年纪渐长,考试对于他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某一次,蒲松龄觉得自己写的文章非常好,得心应手,唰唰就写完了 。但是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文章的顺序写错了,放到现在来说就是,涂错了答题卡,而且是没办法更改的那种 。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经历,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好过吧 。再加上当时科举考试的制度,可以说埋没了太多的人才 。蒲松龄考试考了一辈子,可以说深知当时科举的弊端和不公平,所以在他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会出现那么多讽刺考官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
不过,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出来,蒲松龄很有才,但是这才华只是在文学造诣上,尤其是故事型的文章,即小说,他痛恨八股文,不喜欢那些条条框框的文章,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拥有浪漫色彩的,他的才能不在治国上,就算是能够考中,能够做官,也未必能做得好 。因为在那样的环境里,就算能做好,可能也就不是后世传颂的那个能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了 。
蒲松龄蒲松龄为什么一生都没有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