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二战期间希特勒对华的军事援助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援助中国并不是因灾难进行的无偿援助,而是援助交易 。这样的援助交易是在建立在政府与政府之间,在经济利益基础上的互惠,是相互的,根本谈不上谁援助了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中国利用稀有的金属等战略物资,以及矿山开采权向德国交换了工业产品和一些军火 。这种互换所需,自古以来就有,发展成现在的易货贸易,政府之间、民间商贸都是如此 。只不过军火交易比较敏感,往往牵涉第三国(方)利益,一旦时局和利益受到侵害或意识形态的影响及政权的更迭,就会出现限制或终止援助交易的可能,特别是成品军火和战略物资 。
希特勒二战期间希特勒对华的军事援助有哪些?
文章图片
德国来华顾问从1928年起,德国军人就担任了蒋介石的军事总顾问一职,其中包括人称“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陆军中将,德国装备和德式训练随之而来,与之相关的军火、重工业、生产设备制造商也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往来 。从1930年开始,近十年间,先后共有135位德国顾问在华任职 。他们帮助国民党政府训练军队、采购军火、出谋划策 。到1932年,中国依靠德国的军事援助,军事上已经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良性道路 。
希特勒上台后,两国间的军火贸易量逐年递增,大批军事顾问人员被派往中国 。1934年,退休的德国陆军上将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来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总顾问 。蒋介石醉心于德国的军事化、工业化、中央化,对领袖崇拜、个人独裁有浓厚的兴趣 。蒋介石希望能从德国输入军队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战略战法、战术技能,尤其是让那种“德意志精神”能灌输到他麾下军队的脊髓,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内捍卫其统治,对外抵抗侵略 。
希特勒二战期间希特勒对华的军事援助有哪些?
文章图片
军事装备【希特勒二战期间希特勒对华的军事援助有哪些?】1934年,中国与德国在庐山签署了著名的《合步楼协议》,中国通过德商合步楼公司(HAPRO,即“工业产品商贸公司”德文的缩写),中国用钨、锑、锰等战略物资向德国换取工业产品和军火 。除此以外,德国政府和德国国防部各还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无限期周转贷款,在湖南、湖北和江西筹建冶金、燃料、机械、电气、化工等17个重工业厂矿,兵工署理化研究所甚至还将在法本化学公司的协助下筹建一个芥子气工厂 。

德国迅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国也成为德国军火的大买主 。1936年德国向中国出口的武器占其武器出口总额的28.8%,为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提供了重炮、坦克、水雷、鱼雷快艇、机枪、轰炸机、钢盔和通讯器材等一系列作战物资 。德国国防部还准备为国民政府新装备41个师,以及彻底重新装备一直以来受英国控制的中国海军 。中国军队在1935年就得到了新制德式钢盔,而德国军队在1936年才大量装备一线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