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有哪些历史故事?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是怎样的?

说起臊子面,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了,只要是喜欢面食的朋友们,对臊子面肯定是非常熟悉的 。臊子面中的“臊子”其实指的就是肉丁的意思,做法也不是很复杂 。除了臊子,再加上一些蔬菜便可以在家做一碗美味的臊子面了 。臊子面在我国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臊子面的故事和来历 。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有哪些历史故事?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近两年,随着省会西安的知名度提升,陕西也开始引起关注 。其中,尤以美食和文化古迹最为引人 。陕西的美食不仅味道美,文化韵味也很重,咱们熟知的甑糕、凉皮、锅盔、豆花泡馍等都有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历史 。咱们今天先来谈谈岐山臊子面 。
臊子面是陕西乃至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道面食 。它的特点是“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 。“薄、筋、光”指面条要口感筋道,入口顺滑;“煎、稀、汪”指臊子的汤汁滚烫,面少臊多,表面的油厚而吹不透;“酸、辣、香”指臊子面入口的味道,醋的加入便使得臊子面吃起来油而不腻 。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有哪些历史故事?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一、岐山臊子面的由来臊子面的发源地是岐山一带,并且自西周王朝开始,世代流传,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周人最初在岐山脚下的周原一带定居,因此周原也被称为“岐周”,以后虽然两次迁都,但都不能动摇岐山的“圣都”地位 。因此,“岐周”一直保持着祭祀仪礼上的最高地位,且在岐山一带长期存在,对其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文化正在迅速消亡的大背景下,这里的习俗仍在世代流传 。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来源说法甚多,其中较为可靠的有二 。
1. “文王屠龙”
西周初年,岐山一带渭水河畔常有蛟龙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和百姓 。一日,周文王率族人外出狩猎,遇到这只蛟龙 。在蛟龙正要发威之时,周文王一声令下,万箭齐飞,这只几千斤重的蛟龙从空中跌落 。文王命部下把蛟龙剁成肉块,做成臊子,调成蛟肉汤 。又把煮好的面条盛在碗里,由文王亲自掌勺舀汤 。吃完面又将汤倒回锅里,反复使用,这样,万余人都尝到了蛟龙肉 。(资料来源于《岐山县志》)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有哪些历史故事?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2.“馂[jùn]余”
什么是馂呢?古人云“食之余曰馂” 。大型的祭祀活动快结束时,进行隆重的“食馂礼”,也就是吃鬼神剩下的食物,后来逐渐引申为吃长辈剩下的食物 。所以,“馂余之礼”也就是“吃剩之礼” 。现在岐山一带进行红白喜事时还保留着“泼汤”和“剩汤回锅”的习俗,即第一碗臊子面的汤必须祭祀天地,剩下的汤称“福把子”,要端回家祭祀主家的祖灵牌位,然后宾客才能开席 。另外,当地人把肉臊子过油后,方便保存,臊子可反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