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有怎样的历史传说?

说到黄河大家肯定不陌生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中国的发展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 。古时候的人们依水而居,靠着水源的地方生活,可以说,有水的地方便有人类的足迹,现在,黄河的水源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黄河作为母亲河一直在呼吁者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有一句老话也是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有着怎样的历史传说?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有怎样的历史传说?
文章图片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 。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 。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 。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像,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 。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 。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 。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 。雍水至荷泽与沮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 。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 。在这里禹凿开碣石山,使碣石山以西的积水流入大海 。
在析城山和王屋山一带,有七个会地行术的人为害 。仙人西城王君受云华夫人委讬,收服了七个地将,与云华夫人派给禹的七个天将一起合为天地十四将,是以后治水中大禹的主要助手 。
在王屋山的一个洞中(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西城王君从一个天生石匣之中取出一部修炼的书赠与禹,说道:“倘能将此书中所说勤加修炼,超凡入圣,并非难事 。”并嘱咐禹:如果修成得道,请将此书安放原处 。
开凿砥柱山
《水经注》载:“砥柱者,山名也 。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禹凿开山两侧的河道,河水绕山分流而过,这座山就像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黄河的急流之中,任激流日夜冲击巍然不动 。禹将之命名为“砥柱山”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即源于此 。从此“中流砥柱”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象征千古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