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历史上于禁为什么投降?于禁投降有什么原因?

于禁,身为曹魏名将,同时也是后世津津乐道的“五子良将”之一,一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然而,这样原本应该算作是辉煌的一生,最终却因为一次投降而令人改观,而且,都是投降,他的评价却远比姜维要差了很多,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塑造的形象,也将他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那么,为什么于禁要投降?为何他的评价会这样惨淡呢?
三国 历史上于禁为什么投降?于禁投降有什么原因?
文章图片
要说到于禁这个人物,大家可能都不太陌生,因为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衍生出了这样一个典故“水淹七军” 。而于禁则是这个事件的主人公,战败后被关羽俘虏并投降了,而后关羽被孙权击败,于禁辗转为孙权所虏 。
关于于禁这个人物,我们先从他的出生开始说起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 。”当时的泰山郡属兖州地界,他此生的第一次出仕是始于黄巾之乱 。
巨鹿人张角因朝廷苛捐杂税,加上全国又出现蝗灾、大旱等天气,连年收成不好,所以组织贫苦农民于光和七年的时候发动起义,当时声势浩大,兖州是黄巾军的重要战略地区,所以黄巾军侵扰的特别频繁,为此当时的泰山豪强鲍信招合徒众,以求自保,而于禁也在其中 。
三国 历史上于禁为什么投降?于禁投降有什么原因?
文章图片
于禁早期附从鲍信镇守兖州,兖州牧刘岱败于黄巾党被杀,陈宫与鲍信拥曹操做了新兖州牧,从此于禁归属于曹,他的前程开始放光 。
起初于禁不过一小喽罗,“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都伯就是小队长,隶属将军王朗(不是“三公有疾”的司徒王朗,此王朗时为会稽太守),王朗大胆地把于禁推荐给曹操,并称于禁是块儿大将的料 。
一番面试后于禁升级了:拜军司马,陷阵都尉 。于禁成了大队长(曹操此时不过一州牧,都尉已经是中上级军官了,低于折冲校尉夏侯惇、厉锋校尉曹仁而已) 。于禁能力突出,所以每战必用,从征吕布、斩刘辟、黄邵、破袁术将桥莛、乐就、李丰、梁纲等,战功丰硕 。
三国 历史上于禁为什么投降?于禁投降有什么原因?
文章图片
最终,于禁靠着赫赫战功成为的曹营五子良将之一 。然而却因为一场败仗,让他过往的功绩变得暗淡无比 。
关羽三万大军把曹仁几千人围困在襄樊城内数月,曹操让于禁统领七支部队,共三万多人前去解救 。于禁刚到樊城安顿好部队,倾盆大雨却一连下十多天,汉水暴涨,水势高达数丈,于禁的整个七支部队全都处于深水之中,洪水中兵士各自奔命 。
此时的于禁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说是战争,其实是老天爷跟于禁的战争,于禁毫无脾气地完败给了老天爷,于禁就这样在洪水中被坐收渔翁之利的关羽擒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