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古代人们做菜有调味品吗?都有哪些?不同朝代人们的口味又是怎样的?( 二 )


古代 古代人们做菜有调味品吗?都有哪些?不同朝代人们的口味又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秦汉饮食突出“咸味”
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 。豚,春用韭,秋用蓼 。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 。”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 。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 。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 。
【古代 古代人们做菜有调味品吗?都有哪些?不同朝代人们的口味又是怎样的?】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 。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
酱并非秦汉时才有,与醋一样早就使用,但先秦时酱称“醢”,醋叫“醯” 。醢用肉为原料,即“肉酱”,所以《说文解字》在解“酱”字时称:“从肉,从酉 。酒以和酱也 。”醢为何后来改写成“酱”?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急就篇》中的“酱”字时认为:“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 。”意思是吃饭时少不了酱这种调味品,就如军队打仗少不了指挥将领一样 。古人认为酱和醋的调味功能相当重要,宋人陶谷《清异录》中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 。”酱咸醋酸,秦汉人饮食风尚因酱而发生了“重口味”的巨变,秦汉及以后“咸味”开始突出 。随着原料的丰富,酱的品种和口味也在进一步发展 。如明代以后,辣椒进入中国,“辣椒酱”又成为一道流行美味 。
古人认为五味中“甜味”最美
先秦时,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被充分认识 。《周礼·天官》中“疡医”条有这样的说法:“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 。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 。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 。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 。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 。《诗经·大雅》里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