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 广州骑楼介绍 广州骑楼文化( 三 )


【骑楼 广州骑楼介绍 广州骑楼文化】近代广州城市建设从珠江边开始 , 倡导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 , 当时张之洞觉得广州道路狭窄 , 交通闭塞 , 车来马往不便 , 与“地势增高、堤基巩固、马路宽广”的租界沙面对比 , 相形见绌 。
为了改善广州的交通 , 振兴商业 , 张之洞参考了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 建议在天字码头一带兴筑120丈的堤岸 。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 , 马路以内通修铺廊 , 以便商民交易 , 铺廊以内广修行栈 。
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 , 张之洞主张建骑楼那样的连续公共空间 。铺廊既利行人 , 又便交易 , 这对当时落后的广州经济无疑起到了拉动作用 。
骑楼 广州骑楼介绍 广州骑楼文化
文章图片
3、给历史留下有趣的回忆
骑楼被作为正式的名称 , 最早出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 , 被称作“有脚骑楼” 。1920年《修正取缔建筑章程》中 , 将“有脚骑楼”简称为“骑楼” 。骑楼对于广州而言 , 是一种文化 , 是一份历史 , 是广州的风情 , 更是街坊们的良伴 。
1921年 , 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促进马路两旁空地骑楼地建筑规程》 , 进一步规定修筑马路时必须预留空地给两旁兴建骑楼时使用 。1922年 , 两广总督陈炯明同意广州市组织成立“建筑审美会” , 由市长担任会长 , 会员由市长聘请建筑、美术专家担任 。
日后广州市政厅所属各局之建筑规划 , 如公园、桥梁、校舍及其各种公共建筑物在动工兴建之前 , 都要将建筑规划图案送交该会审定 , 检验其在美术上的价值 , 陈氏已将广州的建筑物看成是“美术的设备” 。
广州骑楼建筑艺术最高 , 各种中西结合的装饰风格百花齐放 , 你会发现每条马路的每间骑楼的石雕、砖雕、灰塑、彩画、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装饰都不相同 , 而骑楼空间的整齐和骑楼屋顶上不规则突出的中式小凉亭和西式小尖塔 , 又使得广州城市天际线丰富多彩 。
如今 , 一议到骑楼 , 广州人都会对它发出感叹:您默默为街坊奉献 , 为行人遮烈日、挡风雨 , 曾为广州带来繁荣 , 广州街坊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中 。
【结束语】骑楼文化所代表的内涵远不止是形式上所看到的建筑 , 更是留着每个广州人心中永远不变的那个时代的广州 , 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 , 即使建筑消逝 , 但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却是亘古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