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刘邦为什么是背信弃义之人?汉高祖对后代做了哪些缺德事?

如果要谈论汉高祖刘邦的人品,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刘邦是有大义之人,但心中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到了刘邦晚年也没少做糊涂事,不过在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年纪一大就开始犯糊涂,而且容易起疑心还暴怒,反而不如年轻时候的状态 。刘邦也曾违背过自己的诺言,而且还影响了之后好几代人 。其实在封建时期的一国之君,想要权衡好各方利益是非常难的,对于刘邦来说,自己是继秦王之后第二位统一全国的皇帝,所以内心难免会以己为重,造成有考虑不周的情况 。
刘邦|刘邦为什么是背信弃义之人?汉高祖对后代做了哪些缺德事?
文章图片
汉代军功爵的尴尬命运,自汉王朝建立,即已注定 。

三解的文章中,曾经多次引用过“汉高帝五年诏”,见《汉书·高帝纪》:
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 。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 。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
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 。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 。
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其亡谓也 。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 。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
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 。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 。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
之前已经讨论了秦国、秦朝军功授爵制的一贯逻辑和细节,汉高帝的这份诏书,正好可做印证,提到了以下几点:
刘邦|刘邦为什么是背信弃义之人?汉高祖对后代做了哪些缺德事?
文章图片
汉军全军60万人都迈过了大夫爵门槛;(秦朝应该没这么多“大夫”爵)
七大夫以上,即公大夫爵以上,可以获得食邑;(和《商君书·境内篇》记载秦制一致)
“非七大夫以下”,也就是“大夫”、“官大夫”免个人及一户的徭役;
七大夫、公乘以上都是高爵;(和《商君书·境内篇》记载秦制一致)
“诸侯子”和“从军归者”分称,说明是身份不同的两种人;(秦制未显示)
高爵当“先与田宅”,高帝曾多次诏令,仍未执行;(秦制未显示)
高爵有“封邑”,比拟小邑君主,所以颜师古注释“爵或人君”为“爵高有国邑者,则自君其人,故云或人君也 。”(和《商君书·境内篇》记载秦制一致)
秦时非官吏的“公大夫”以上爵位者,与县令、县丞分庭抗礼,而汉初的县级官吏已经不把这个等级的“高爵”当回事,让他们等着办事儿;(本即追述秦制)
强硬要求郡守、郡尉及长吏督促部下官吏按照法令规定授予对应爵位田宅,同时对高爵者予以礼遇 。(秦制未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