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有多高?真可以孤篇盖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后人对于这首诗有着很高的评价,甚至觉得《春江花月夜》做到了孤篇盖全唐,等于承认这是唐代最好的作品 。那《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究竟如何呢?其实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里很难分出高低,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也就觉得一般 。但《春江花月夜》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从内容、手法、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看的话,这首诗的意境和意识都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 。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有多高?真可以孤篇盖全唐?
文章图片
(一)春: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总共有两个“春”字,其中第一个字就是“春”,这也奠定了这首春之夜曲的基调——自然、朝气、乐观、希望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潮浩浩汤汤,把江面与海面连成一片 。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这种力量在韦应物那里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白居易那里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把水面初平云脚低”,在苏轼那里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张若虚的眼界显得更宽阔一些,或许也是这股春潮的力量吧 。他把目光投向了大海 。
大海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波涛汹涌之间,在潮涨潮落之际……
面对此情此景,当朝宰相张九龄曾咏叹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佳句 。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诗人,对这样美好的句子我们没有必要探究谁早谁晚,或许这本来就是诗人共有的慧根 。金圣叹说,诗从来都是主动来找诗人的,而根本不需要诗人绞尽脑汁去写 。能让诗句主动来投的,大概就是慧根了 。我等凡夫俗子,就算面朝大海,也只会搞得一身狼狈,绝对不会有什么春暖花开 。
想象是诗的灵魂 。
眼前的景色始终是有尽头的,但心里的景色是无限制的 。所以李白在诗里可以“白发三千丈”,可以“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在诗里可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刻的张若虚就展现了顶级诗人的水准,他开始放飞自我,尽情想象 。月光下,波涛翻滚,此起彼伏,绵绵千万里 。而此时此刻,天下所有的春江都在月亮照耀之下,月色在波浪尖上熠熠生辉 。
这是何等的想象与气魄!杜甫曾有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句子,但从整体上而言,杜甫诗句境界过于刚猛,比张若虚的这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少了一点儿柔美 。并且杜甫的景色中只有长江,而张若虚的心里是天下所有的“江水” 。
一部伟大的作品或者一首伟大的诗作,作者所关注的绝对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为广阔的天地和人生 。张若虚的心里是升起一轮明月的,这明月高高挂在他的心里,映照在天下的江水里,奔腾不息,摇曳多姿,光彩夺目 。宛若春天的田野,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