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蝗虫里带皇字,为什么在古代不需要避讳?( 二 )
文章图片
2、避讳有什么规则自孔子提出“为尊者讳 , 为亲者讳 , 为贤者讳”的周代礼制后 , 历代皇帝都凭此制定出了那么些关于避讳的规则:
避帝王名讳 。当朝皇帝和当朝历代皇帝之名皆要避开 。
避长官名讳 。下属要避开长官的名字 。比如很出名的“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 就是因为有个姓登的州官 , 为了避“登”字 , 严禁百姓说“点灯” , 只能说“放火” , 才有了这么句讽刺的名言 。
避圣贤名讳 。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 , 比如孔丘的“丘” , 你得改成“邱” , 不然就是犯法 。有的朝代还避黄帝之名 , 比如朱元璋当政时 。
避长辈名讳 。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 。比如唐朝“诗鬼”李贺 , 因为其父名晋 , 通“进” , 所以李贺一生不能中进士 。比如杜甫其父名闲 , 所以杜甫从没在他诗里出现过“闲”字 。
因为避讳 , 产生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无比的故事 , 更甚者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等事件 。其本质都是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时时刻刻牢记其权威而使用的手段 。同时 , 封建时代的迷信色彩 , 也会为名讳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
当然了 , 关于这个问题 , 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就是 , 先有“蝗” , 再有“皇” 。当然 , 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 , 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 。
而“蝗”在古代 , 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 , 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 , 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 。《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 , "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 , 帝祚永延 。
而“螽”便是“蝗”:"今謂之蝗 。按螽蝗古今語也 。"——《说文解字》所以 , 小小总结一下 , 蝗字虽然带皇 , 但因其寓意 , 在古代皇权时代是不可能被改的 , 不然就是判祖离宗 , 也会被有识之士指责禁绝史学 。
文章图片
3、皇帝这两个字不需要避讳古代只避讳皇帝的名字 , 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 。古代的避讳主要针对的是名字 。在言谈和书写时 , 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 , 就要回避 , 或是用其他字代替 , 或者缺笔画 , 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