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布|二战时期,日军帽子下为什么挂几片布,是为了挡风吗?
侵华日军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难忘就是日本兵头上所戴的军帽。这种军帽称为“略帽”,上小下大,戴上后与头部贴合的非常紧密,看上去仿佛一座小山,代表日本富士山。从1933年长城抗战中,戴着这种军帽的日本兵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而在其尖尖军帽后垂下几片帘布,中国人称之为“屁帘”,并在日后十余年成为侵华日军的标志形象之一。
文章插图
关于日本陆军在军帽使用屁帘的历史可追溯到1899年,当年7月7日,日本军方规定占据台湾的日本军队使用垂帘布,这是日军第一次使用屁帘。到1938年,垂帘布的使用才规范化。当年的6月1日,重新规定略帽垂布的样式 ,帽垂布开始被制式采用。主要使用南方热带地区,虽然侵略中国北部的日本军队中,使用这种带屁帘的军帽的士兵并不多,但因为屁帘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故而成为国人心中“日本兵”的标志形象,而在影视剧中,往往不分南北,只要出现日军,其帽子后面必须垂着几片“屁帘”。
文章插图
一,防晒。电视剧的经验告诉我们,帽子上带屁帘的是日本兵,不带屁帘的是日本军官,但这个经验明显是错误的,垂帘布的使用取决于地区,热带地区的部队,无论官兵,只要有必要,所戴军帽后面都会有垂帘布,其作用之一,就是防晒伤。热带地区日照强烈,日军在行军过程中,如果没有遮阳物,很容易晒伤。而其所戴军帽太小,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其颈部。如果在军帽后面垂下布帘就能防止日照晒伤,简单而实用。在其行军中,垂下布帘还能保证通风凉快。
文章插图
二,防蚊虫叮咬。热带丛林地区多蚊虫,特别日军隐蔽在丛林里,准备打伏击时。其后颈都裸露在外面,这时丛林里蚊虫会疯狂的叮咬。那么如果拍打蚊虫肯定会影响部队的隐蔽性和注意力。而这屁帘可解决这些问题,垂下的帘布会有效保护后颈不被蚊虫叮咬。
文章插图
这军帽垂布帘的做法并非日军首创。法军在北非战场也曾经使用过,由于北非地处沙漠地带,为了防止士兵被阳光暴晒而伤,而在军帽后面加了垂布。法军的帽垂是用整块布,日军则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分成两至三块,这样可让空气流通。在热带丛林作战,被蚊虫叮咬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弄不好会感染疾病,所以必须加以垂帘来阻挡蚊虫。
文章插图
针对丛林地区蚊虫肆虐的问题,1943年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推出了一种伪装防蚊网,防蚊网收起时套在头盔上,与头盔颜色一样。在使用时,可以将其放下遮挡整个面目和后颈,用其自带的四条带子在腋下打结,可以有效的防止的蚊虫叮咬。也有人说,日本军队使用屁帘是一种武士道精神的传承。古代日本武士行走江湖都喜欢戴斗笠,这种斗笠下就挂着一块布,以增加神秘感。二战时,日本就把军帽设计成类似斗笠的垂布,其用意就是希望每个士兵都能发扬武士道精神,死在战场上。说实话,这种带屁帘的军帽非常丑,总让人感觉是如同猪的两只大耳朵。
- 犹太人|二战时,德国极力迫害犹太人,却为何仍有15万犹太人加入德军?
- 二战后,骆驼香烟成为了德国的通用货币,美国士兵大发其财
- 刘备|三国中差点被埋没的虎将, 勇武披肩关羽和张飞, 刘备垂涎三尺
- 二战|二战期间,少见的女子防空部队,见证轴心国实力不复当年
- 参加过二战的“熊士兵”:不仅会抽烟喝酒,几百斤炮弹扛起就跑
- 二战时欧洲这些国家,不仅没受战争摧残,发展得还非常好
- 二战“图-2”轰炸机:一群特殊囚犯的杰作,来自北方的“神之怒”
- 真实的德军有多强?可别被美剧给骗了,二战的德军可没那么好对付
- 朝廷|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靠的就是解决这四大难题
- 明朝的一位皇帝,在位只有10个月,却能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