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三国演义:用人之道刘备讲道德,孙权看出身,曹操称霸天下只看它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战争史书 , 这部书简直就是一部古人智慧的集大成者 , 从书中我们能看到鬼谷子的谋略 , 孙子兵法中战略与战术 , 军事上虚实奇正 , 帝王之术以君臣之道 , 这里有很多经验智慧的总结 , 特别是用人之道 , 对我们现代职场 , 有很大借鉴意义 。
文章图片
俗话说 , 理想有多大 , 目标有多远 , 舞台就有多大 , 事业就有多大;曹操一直立志当老大 , 三国实力他最强 , 刘备韬光养晦也分蜀汉一杯羹 , 孙权起点很高 , 条件很好 , 但目标遮遮掩掩 , 导致实力越来越弱;曹操、刘备、孙权起点不同 , 背景不同 , 能力也不同 , 但是最主要的差别还是其用人之道 , 驭人之术 。
在《三国演义》中 , 无论是刘备的忠义 , 刘璋的仁厚 , 曹操的不分亲疏都有各自特点;但在用人方面 , 刘备、曹操、孙权有很大不同;刘备的用人之道 , 多是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充分授权)、待遇留人 , 但刘备用人喜欢谈道德 , 品行不好绝对不行;孙权用人喜欢看出身 , 选拔人才有限制;只有曹操不看品行、不看出身、就看才华 , 这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曹操有容人之量 , 化敌为友 , 勿拘品行 , 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 人为我用 。
文章图片
本文着重谈论一下曹操在用人方面最大特点“迁善黜恶” , 将“德才兼备”活用为“唯才是举” , 他知道在用人方面“迁善黜恶”重要性 , 如果不懂得“迁善黜恶” , 就很难掌握和运用手中权力 , 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正如不能统领三军 , 会像离了水的鱼儿一般无力 。
曹操 , 天生就是一位具有领导能力的管理者;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聪明过人 , 善于权术 , 并且不爱拘束于尘俗礼仪 , 为人也放荡 。 当时 , 族里的一些长辈们都看不起他 , 认为像他这种孩子长大了后也没出息;可是有位叫桥玄的人却说 , 现在是乱世 , 墨守成规的人不能治世;如果要想天下恢复安宁 , 就非他这种人不可;在他二十岁那年 , 被人举为孝子 , 并得到朝廷的任用 , 为侍从 , 后来官职也节节高升 。
文章图片
终于 , 曹操有了自己的独立行使权 , 刚刚刚上任 , 就对他管理的辖区进行整治 , 并且列举一系列戒规 。 对违法的人将根据身份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戒棒处理 , 无论地方豪强或者皇亲国戚都不例外 。 这个规定出了后 , 很多人都在一旁等着看戏 。
一天夜里 , 皇上身边侍从蹇硕的叔父提刀行走 , 违背了规定 , 恰好被曹操逮住 。 于是就把他带去衙门 , 知道他身份额后就用不同的戒棒进行惩治 。 要知道他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县衙罢了 , 居然如此大胆惩治皇上的近侍叔父 , 可想而知他得罪了谁 。 当然 ,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 。 不过也因为这样 , 大家都不敢再去触碰他下的规定了 。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民族入侵,孟获,我被抓七次,还看不出差距吗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吕布一生战绩平平,为何是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其实原因很简单
- 奉先|三国第一猛将是谁居然和吕布可以不分上下,不信你自己快看吧!
- 东吴|三国有个将军,一辈子都没打过胜仗,可每次都能把对方猛将杀掉
- 刘备|《三国演义》中单挑三人组哪个更强?答案不是刘关张三人!
- 夏侯|夏侯渊之死促蜀汉鼎盛,关羽之死至蜀汉衰弱,影响三国局势44年
- 时候|三国勇救曹操的七个人物, 四位成为一流名将,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
- 公孙|司马懿伐公孙渊平定辽东:三国末期最经典的一场军事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