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朱元璋在宫中宴请群臣,席间刘伯温看了一眼酒杯,顿时面色如土

文|武品文史
顿时|朱元璋在宫中宴请群臣,席间刘伯温看了一眼酒杯,顿时面色如土
文章插图
洪武四年,朱元璋于宫中宴请群臣,场面宏大,规格极高。许多久未联络的老兄弟们都应旨赴宴,可是在一派祥和与热闹当中刘伯温却发觉危机四伏,酒没喝几口,不觉得冷汗直冒。在中国酒桌文化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什么人坐的什么位置都有它的身份含义,哪怕是客人吃的一道菜肴,使用的一个器皿都能向你传递主人的心思,而刘伯温就读懂朱元璋心中所想。
顿时|朱元璋在宫中宴请群臣,席间刘伯温看了一眼酒杯,顿时面色如土
文章插图
说起各朝各代的军师谋臣,助朱元璋开创明朝的刘伯温绝对是声名赫赫,民间也有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不仅精通兵法,于天文、数理乃至诗文也都十分在行。其实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深谙人情世故,懂得明哲保身。现如今朱元璋已贵为天子,此宴又是国宴,这当中的器具使用自然要考究规格的。刘伯温发现多数的同僚手里都端着纯金打造的酒器,只有那些开国的功臣元老,恰恰清一色都是瓷器酒具。再一看自己的瓷杯底赫然印着四个字“建隆官制”,顿时吓得酒也洒了一半。
顿时|朱元璋在宫中宴请群臣,席间刘伯温看了一眼酒杯,顿时面色如土
文章插图
“建隆”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之后最初的年号,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加上瓷器酒具的“瓷”与辞官的“辞”同音,刘伯温已然明白,此次宴会是皇帝在暗示这些个开国功勋,叫大家伙解甲归田。赵匡胤当年是被部下们黄袍加身才坐得皇位的,所以他也最怕此类事再发生,同样,如今坐在宝座上的人也怕。刘伯温看看那些个老兄弟,一个个推杯换盏,喝得面红耳赤,哪里知晓杀身之祸已离得不远了。许多事在于看破不说破,刘伯温于皇帝的心思已然心领神会,此后他先后三次辞官,朱元璋假惺惺驳回了两次后故作依依不舍地放他回了老家去。
顿时|朱元璋在宫中宴请群臣,席间刘伯温看了一眼酒杯,顿时面色如土
文章插图
世上之事就是这么的,当年朱元璋三次盛情之下才邀得刘伯温出山相助,如今刘伯温挂印请辞也正合“三”数,也许老天早有了安排。果不其然,朱元璋在太子朱标病死之后,对军队制度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加强了皇权。由于怕继太子位的孙子朱允炆以后不是这一众老兄弟的对手,朱元璋编造出各种理由将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逐个杀害了。而此时的刘伯温却在老家悠哉地浇瓜种田,于君臣天下再也不挂念,正所谓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他是为数不多最后能得到善终的明朝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