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朱元璋的一道“笨”圣旨,只有6个字,却让中国落后于世界百年
在古代,皇帝的官方命令被称为“圣旨”,而皇帝的一言一行,以及思想认知都会通过他们所颁的圣旨体现出来,比如号称最浪漫的圣旨是汉宣帝“不弃贫贱、故剑情深”、暗示自己绝对不会抛弃发妻的圣旨,号称最通俗的圣旨,则是朱元璋用来对付沿海倭寇们的一道圣旨。
文章插图
这道圣旨上面的内容十分搞笑:“......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当时,登州(地处山东半岛)沿海倭寇肆虐,朱元璋了解情况后下的这道白话圣旨主要是为了方便百姓们理解皇帝的意思,另外,明初的圣旨也确实受到元朝的通俗化影响。
不过,朱元璋曾经下过另一道跟倭寇有关的圣旨,从历史走向来看,这道圣旨的内容就显得有些“笨”,它上面短短的6个字直接影响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前进状态,足以证明海禁并不是清朝的首创,早在明朝时期就有了雏形。
文章插图
事实上,朱元璋下定决心实施海禁,跟元朝的一段历史也有关系。由于邻国日本不肯效法高丽奉元朝为宗主国,“倔强不臣”,忽必烈在公元1274年派遣军队远征日本,不料由于台风的袭击,元军在海上死伤无数,这一计划破灭,日本也因此兴起了拜“神风”的活动。
所以,朱元璋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就是防止倭寇作乱。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元之盛时......罔不宾服,惟有日本,倔强不臣。阿拉罕以师十万从征,得还者仅三人。”再加上朱元璋争夺天下时,敌对势力张士诚等接受过外国商团的支持,让他开始排斥这样的海外贸易。
文章插图
朱元璋实行海禁前,派出使者赵秩去见日本天皇,没想到赵秩反而遭到戏弄,最后被杀,以上种种让朱元璋下定决心以后“经略沿海,设备防倭”,然后有了那道“片板不许下海”的著名圣旨,为的是禁止民间百姓私自出海贸易,杜绝海民与倭寇勾结的行为。
客观来说,朱元璋的这道圣旨有他考虑精密的地方,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利处并没有多过弊端,再加上清军入关后,对明朝时期的海禁采取“依样画葫芦”的照搬策略,比如顺治皇帝就在1655年下令“无许片帆入海”,防范反清势力,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与世隔绝。
文章插图
而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虽然战败,却依然坚持“闭关锁国”,这4个字直接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百年,对大众的思想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比如乾隆皇帝的“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观点就遮挡了无数士大夫的眼目。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朱元璋几乎杀光开国功臣,但却放过一个霸主,该家族繁荣200多年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官员宿娼,如果犯到朱元璋手里,会是什么惨痛下场?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