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刘备在世时 , 他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 , 防止马氏兄弟制衡他手中的兵权 , 所以让马谡担任了文官 , 但是马谡却对文官没有兴趣 , 也并不擅长 , 反而经常与刘备在讨论战争史却滔滔不绝 , 因为这件事 , 刘备对马谡并不看好 。 大家肯定听过“马谡失街亭——言过其实”这句歇后语 , 这件事也是三国迷都经常谈论的 , 然而 , 马谡是否应该被杀 , 这件事是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各执己见的问题 。
如果想要了解三国也不是太难的一件事 , 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了解到其中的关系了 , 《三国》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跟这本书的内容和人物关系密切相关;里面再小的一个人物有时就能发挥大智慧 , 就比如今天咱们要说的马谡 。 我们都知道魏蜀吴三国最先灭亡的还是蜀国 , 刘备用一生打下的江山终究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 。
文章图片
读者心目中的他是临危不惧的 , 他曾只带着几个童子和一把琴在城墙上为司马懿唱了一出《空城计》;读者心中的他是忠心耿耿的 , 苏轼赞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读者心目中的他也是心怀天下的 , 在最后得知局势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 , 他给敌人留下的话就是“不可残害百姓” 。 可是 , 他的一生也犯过一次巨大的错误 , 这件事情也是蜀国走上衰败以及灭亡道路上重大的事件 。
而诸葛亮和马谡却在初次见面时就很投缘 , 马谡受到了很好的待遇 , 有人说马谡阿谀奉承才赢得了诸葛亮的赏识 ,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马谡确实有非同寻常的才华 , 马谡从小便研读兵法 , 精通军事理论 , 在这一点上 , 就脸诸葛亮都无法匹敌 , 并且诸葛亮还要在这方面向马谡虚心求教 , “七擒孟获”这一著名计策就出自马谡 , 除了这件事之外 , 马谡的多条计策都被诸葛亮采用 , 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 马谡对军事理论的独到见解 , 给了诸葛亮很多灵感 , 也能为诸葛亮树立军中的形象 , 所以马谡对于诸葛亮来说 , 是十分有用的人才 , 诸葛亮也因为这些对马谡十分喜爱并且依赖 。
重用马谡
文章图片
这件事情就是谋士马谡的启用 。 马谡和他的哥哥马良一直与诸葛亮交好 , 算是知己 。 马谡的确也是熟读兵书 , 是一块做谋士的好料子 。 马良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弟弟托付给了诸葛亮 , 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教导自己的弟弟 , 让他成为一位真正的值得称赞的谋士 。 诸葛亮本来就对马谡很赏识 , 再加上离世好友的嘱托 , 他后来照顾马谡便更是尽心尽力 , 他一直用心教导马谡 , 丝毫没有保留 。
要说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 其中有千千万万种因素;可能刘备临终前也知道这将有可能是蜀国的命运 , 所以到最后交代了很多后事给诸葛亮 , 但人算不如天算 , 逝去的刘备怎么能跟活在世上的人相较量呢?刘备虽然不是一个全能人才 , 但还是一个比较有谋略的人 , 所以生前他叮嘱诸葛亮帮他照顾他的儿子 , 还交代诸葛亮杀掉马谡 。
刘备的遗言
文章图片
刘备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 , 留下了几个遗言 。 众多读者都被刘备的虚伪寒心 , 于是常常忘记了这位算是杰出的帝王留给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这样的遗言 。 刘备虽然有时候糊涂许多 , 为人又虚伪 , 但是可以登的上帝位的他也是具有很强的识人能力 。
说到这大家就有点疑惑了 , 为什么要杀掉马谡?虽然说马谡不是什么骁勇善战、有谋有略之才 , 但也算是一员大将 , 放在当时的蜀国那也算是半个人才;刘备对马谡的印象并不那么好 , 首先刘备认为马谡就是一个会耍嘴皮子的人 , 真正的实力没有多少 。
街亭失守
文章图片
他深刻地认识到马谡得刚愎自用与自大 , 所以告诫诸葛亮不可以因为感情缘故而重用马谡 , 或许诸葛亮也确实是受到了感情因素的影响 , 忽略了先帝对马谡的真正评价 。 后来马谡果真刚愎自用 , 不听从自己下属的建议 , 草率地丢失了重要的战略之地街亭 。 街亭的丢失让蜀国失去了重大的战机 , 让诸葛亮所有的计谋都失去了发挥的机会 。 而马谡的失败也让诸葛亮十分痛心 , 他身为臣子 , 不得不做出表率 , 当众斩杀了马谡 , 即使再不舍得 , 也必须要服从军规 。 他的此举不仅使蜀国面临巨大危难 , 他自己也是很难过的 。
稿源:(小峰峰历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59105.html
标题:刘备遗言:此人不除蜀汉必亡!诸葛亮不听,果然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