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延续两千年的秘密——显赫一时的墨家为何会消失?】与现在言必称“儒释道”不同 ,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 能与儒家并称的大学派只有墨家 , 这一点在法家的经典著作《韩非子》中就能看到 。 在真实的历史中 , 跟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 , 墨家完全不像一个古板的学术组织 , 反倒像是一个武林门派 。
文章图片
墨子
当时的很多学派都很松散 , 这导致武林门派一般的墨家脱颖而出 , 容易吸引到更多的弟子 。 再加上墨家是唯一一个由平民组成的学派 , 创始人墨子就出身于手工业者 , 绝大部分弟子的出身也都很平凡 , 也使得墨家学说特别亲民 。
墨家一直瞧不上儒家“爱有等差”的原则 。 他们觉得如果只关心与自己关系近的人 , 那是非常自私的行为 。 因此提出了“兼爱”思想 , 主张破除等级差异 , 不分亲疏远近 , 平等地爱天下的每一个人 。 这种希望所有人都能相亲相爱的想法非常理想化 , 却很容易关怀到处在社会底层的平民 。 而墨家希望停止天下一切战争、纷争的“非攻”思想 , 也正符合这些在乱世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的诉求 。
文章图片
动漫游戏中的墨家
作为一个“武林门派” , 墨家的门规也格外严格 , 他们的掌门人被称为“钜子” , 所有墨家弟子都必须对钜子绝对服从 。 这些墨家弟子都像侠客一般 , 为了救人救国甘愿赴汤蹈火 , 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
曾经有一个墨子使楚的故事 , 故事起于当时楚国的工匠公输般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鲁班 。 公输般在楚王的命令下制造攻城器械——云梯 , 准备用来攻打宋国 。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 为了这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 , 不惜历尽艰险 , 直直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城 。 好不容易用道理说服了公输般 , 却说服不了楚王 。
于是墨子开始见招拆招 , 和公输般模拟起攻城守城 。 公输般每出一个招式 , 墨子便说出一种拆解对抗的方式 , 将对方的攻城器械拆解掉 。 直到公输般的器械都用完了 , 墨子的对抗方式还绰绰有余 。 墨子又告诉楚王 , 即便楚王现在杀了自己也没用 , 墨家三百个装备精良的弟子早就等在宋国了 。 楚王这才打消了念头 。
文章图片
墨家工作场景
这个有趣的故事后来被一位作家融入了他的小说《战国争鸣记》里 , 只是故事的主角不再是墨子和楚王 , 而是韩王与一位墨家少年 。 要救下的也不是另一个国家 , 而是韩国自己的一座小城——水丰城 , 这座城池即将被韩王夷为平地 , 修建他的陵寝 。 水丰城的百姓即将流离失所 。 这是一个非常有热血侠客味道的故事 , 很符合墨家的精神和做派 。 但与“墨子使楚”不同的是 , 这个青涩的墨家少年面临着比墨子更为艰难的处境 , 面临着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种种痛苦 。
那么这样既具有侠客精神 , 又受到众多平民百姓的支持 , 组织又足够严密的墨家到底为何会在秦汉之后从史书中彻底消失呢?两千多年来 ,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的学者 。
不少人认为 , 可能正是因为墨家严密的组织性 , 才使得墨家受到很多国君的戒备 , 故而着重打击墨家 。 也有不少人认为 , 过于理想化的墨家精神才是墨家消失的根本原因 。 墨家弟子的侠义精神使得他们经常不计代价地献身 , 不懂得保全自己 , 在一次次的对抗中损失惨重 , 故而人数越来越少 。 《战国争鸣记》的作者李亮在小说的后记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
文章图片
《战国争鸣记》
也有人认为 , 墨家一直处于儒家的反面 , 种种思想都与儒家拧着来 , 就如同跷跷板的两边一般 。 由于儒家的兴盛壮大 , 才使得与它相对的墨家渐渐式微 , 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关于墨家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 , 各种新观点仍在不断地出现 。 虽然我们无法说清墨家到底为什么会消失 , 但我们很高兴能看到墨家的精神其实早已悄悄地融入了中国人的心中 。 由墨家所引导的侠义精神 , 在历朝历代不断延续着 。
直至今日 , 从金庸、古龙到温世仁的《秦时明月》 , 到徐浩峰的《道士下山》 , 到李亮的《战国争鸣记》 , 这些备受欢迎的作品中都隐藏着侠义之道 。 故事中的侠客或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一切;或重信守诺 , 为了一句诺言甘愿出生入死;或重情重义 , 为了友人愿意拼尽全力 。 如此种种令人热血澎湃的侠义精神一直激励、守护着我们 , 并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民族的性格之中 。
稿源:(古籍)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79174.html
标题:延续两千年的秘密——显赫一时的墨家为何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