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世后,尼克松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三 )


而尼克松在与周总理交流一周后 , 终于承认了基辛格所说的话 。 尼克松说:
回顾在中国度过的那一个星期 , 我感到最鲜明的印象有两个 。 其中之一就是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 。 在我会晤过的世界领袖中 , 这种精巧机智的品性 , 无人望其项背 。 周恩来是一个伟人 , 本世纪罕见的伟人 。

周总理逝世后,尼克松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文章图片
正因为对周总理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重 , 尼克松才会在离开中国之前 , 主动为周总理脱大衣 。 临别前 , 周总理到钓鱼台拜会尼克松 , 站在楼厅门口迎候的尼克松满脸笑容地走到周总理身后 , 主动为周总理脱掉了呢子大衣 。 他知道 , 周总理的手曾经受过伤 , 不方便脱衣服 。
这个镜头被采访人员摄下后 , 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安排在美国的电视转播中连续播放了好几次 。 美国人都无比好奇 , 这位中国的总理究竟具有什么魔力 , 竟能让他们的总统主动为他脱衣?他们不知道 , 周总理已经以他的睿智、风度、品格使尼克松彻底折服 。

周总理逝世后,尼克松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文章图片
尼克松为周总理脱外套
也正因为被周总理折服 , 尼克松才会在周总理逝世之后 , 真诚地感叹道: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
在那之后 , 尼克松更是花了极多时间回忆、分析、研究周总理 , 并最终将成果呈现在了《尼克松回忆录》、《领袖们》等作品中 。 通过这些作品 , 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周总理为何使尼克松折服 , 尼克松又为何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
尼克松认为 , 周总理是一位革命家 , 又是一位儒雅的人物;既是致力于意识形态的人 , 又是一位精明的现实主义者;既是斗士 , 又是最大的调和者 。 在扮演如此错综复杂的角色的人物中 , 周总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应付自如 , 能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角色揉合在一起 。

周总理逝世后,尼克松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文章图片
尼克松还说 , 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是我得到的最深刻印象之一 , 通过多次长时间的正式会谈和非正式交谈 , 我终于了解了他 , 并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意 。 他待人很谦虚 , 但沉着坚定 。 他优雅的举止 , 直率而从容的姿态 , 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 。 他仪态亲切 , 非常直率 , 镇定自若而又十分热情 。 在个人交往和政治关系中 , 他都忠实地遵循着中国人古老的信条:决不“伤人情面” 。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 尼克松并没有停留在印象的描述和事实的回忆上 , 还从思想、文化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 尼克松认为:
周恩来具有不可动摇的自信心 , 对自己的文化和哲学的绝对优势坚信不疑 , 它来自中国人民享有的几千年的优越的文化传统 。 周恩来把儒士的个人品德和革命家的品质结合在一起 , 但他骨子里是个儒士 。 他自小受到的教育 , 使他具有孔子所说的“君子”或治理国家的人所应有的品德——聪明、自尊、文雅、和蔼、果断和坚毅 。

周总理逝世后,尼克松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文章图片
正是因为注意到了周总理完美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 尼克松才会在周总理逝世之后说下那个著名的论断——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
事实上 , 周总理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亦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 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着一个基本理念 , 必须从天人合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等贵和的整体理念出发 , 探索生存与发展的出路 。 而这稍加演化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 将会是未来世界的主旋律 。
在周总理身上 , 我们能看到孔子的仁爱 , 能看到屈原的高洁 , 能看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能看到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能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也能看到一个革命者的艰苦朴素、意志坚定、斗志昂扬、无私奉献、不畏牺牲……

周总理逝世后,尼克松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文章图片
伟大的周总理啊 , 我们将永远怀念您!伟大的周总理啊 , 如今中国繁荣昌盛 , 如您所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