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这个得看具体情况 , 历史上也有很多绕道的案例 , 一般绕道风险很大 , 主要还是要攻城 。
从历史案例来看 , 攻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 , 地势险要 , 绕不过去 , 只能攻城 。
战国时期 , 东方六国时不时玩一下合纵 , 合兵攻秦 , 但是打到函谷关就没办法了 。 函谷关易守难攻 , 秦国只要守住函谷关 , 六国就过不去 。
函谷关南接秦岭 , 北塞黄河 , 黄河北边还有中条山脉 , 想绕道基本上没戏 。 刘邦入关时 , 也没有去打函谷关 , 而是靠偷袭南边的武关 , 才成功入关的 。 如果秦国内部不出问题 , 好好守住几个关口 , 刘邦也绕不过去 , 只能打硬仗 , 攻进去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关口 , 如剑门关、阳平关、潼关、萧关等 , 只要打起仗来 , 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
文章图片
第二 , 死要面子 , 为了证明实力 , 非要去打 。
古代有的时候 , 城池也不一定非要打下来 , 明明是可以绕路的 , 但是统帅为了面子 , 非要去打 。 昆阳之战就是个例子 。
王莽篡汉 , 建立新朝 。 新朝末年 , 各地农民起义爆发 。 刘縯指挥大军进攻新朝的宛城 , 王凤与王常率领近万人占据昆阳 。
王莽召集各路兵马 , 凑出40多万人 , 号称百万 , 由王邑、王寻统领 , 进攻昆阳 。 本来昆阳只是个小城池 , 没什么战略意义 , 新军完全可以绕过昆阳 , 去支援宛城 , 灭了刘縯大军 。
但是王邑觉得自己有百万大军 , 绕过去太没面子了 , 坚持要打昆阳 。 昆阳城里的农民军见城外被包围得严严实实 , 也害怕 , 想要投降 。 王邑坚决不接受投降 , 也不肯用围三面 , 放一面的打法 , 坚持要靠实力碾压昆阳 , 逼得昆阳城中的农民军不得不死战 , 昆阳城久攻不下 。
最后宛城被刘縯大军给攻下 , 昆阳新军也被刘秀打得落荒而逃 。 没多久王莽被杀 , 新朝灭亡 。
文章图片
陈友谅打洪都也是个例子 。 洪都本来是陈友谅的地盘 , 结果被他部下献给了朱元璋 , 朱元璋派侄子朱文正守洪都 。
陈友谅趁着朱元璋去救援安丰 , 发兵围攻洪都 , 号称60万大军 , 结果三个月也没打下洪都 。 陈友谅能够在洪都耗这么久 , 肯定不是因为洪都的战略位置 , 八成也是为了面子 。
第三 , 攻城可以获得补给 , 绕道容易变成孤军 , 补给跟不上 , 还会遭遇腹背受敌 。
刘邦向西进攻关中 , 在路上攻取南阳 , 南阳郡守吕齮退守宛城 。 刘邦想着“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 , 放弃宛城 , 继续向西进军 。
张良劝谏刘邦:“您虽然想快速入关 , 但秦军仍有很多 , 凭借险要据守 。 如果不攻下宛城 , 前面有强大的秦军 , 后面的宛城的敌军夹攻 , 那太危险了 。 ”刘邦于是连夜返回 , 包围宛城 , 南阳郡守投降 。
刘邦封赏南阳郡守 , 得到南阳郡的人马 , 后面路上的城邑听说后 , 大多不战而降 。
文章图片
历史上有很多绕道成功的案例 , 不太容易找到失败的案例 , 毕竟失败者的事迹 , 一般也难以记住 。
三国时 , 孙权约刘备一起去取蜀 , 刘备不干 , 只答应借道给孙权 , 让孙权自己去取 。 孙权不敢动手 , 于是不了了之 。 孙权不敢独自出兵 , 无非是怕刘备在背后使坏 。
古代要是想绕道 , 需要自身有足够的实力 , 还需要对手够弱 , 否则是非常凶险的 。 绕道大多是派奇兵绕道 , 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
楚汉之争时 , 刘邦别说攻城了 , 能挡住项羽的进攻都不错了 。 之后汉军由刘邦在正面抵挡拖住项羽 , 由韩信分兵从北方开辟战场 , 消灭诸国 , 最后打下齐国后 , 汉军对楚军形成了巨大的包围圈 。 刘邦撕毁协议 , 追击项羽时 , 才能够快速召集人马 , 围剿楚军 。
文章图片
刘邦绕路成功 , 首先刘邦的团队成功拖住项羽 , 其次韩信能打 , 能够打出一片天地来 , 将一支奇兵发展成主力 。
邓艾偷渡阴平 , 成功灭蜀 , 就是因为对手太弱 。 如果刘禅换成诸葛亮 , 邓艾的结果就不好说了 。
靖难之役 , 朱棣能够从北平打到南京 , 也不是靠攻城 。 朱棣在前两年攻城 , 打了两年 , 并没有占到便宜 。 最后才选择直接南下 , 能绕就绕 , 直接打到南京 。 如果不是朱允炆和李景隆这一队神仙组合 , 朱棣怕是也难以成功 。
稿源:(与生活交朋友)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31606.html
标题: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城?绕着走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