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他在文章中大骂皇帝,不仅高中制科考试,还被皇帝视为宰相人选
宋仁宗嘉祐六年,一场难度最大、级别最高的制科考试在京都汴梁拉开帷幕。
主考官有仁宗皇帝,还有王安石头、司马光、范镇等闪闪发光的名字。考生中有名噪京城的“二苏”,苏轼和苏辙。
制科考试是唐宋时期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不定期举行,参加的考生要由朝廷大臣推荐,先通过预试,再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程序繁琐,选拔严格。
宋朝300多年间,科举选出的进士多达4万人,制科考试却只进行了22次,被录取的仅有41人。
文章插图
通过“秘阁考试”的预试,“二苏”与王介一起进入了最后环节“御试对策”。
考试结束后,苏轼胸有成竹、自信满满,苏辙则有些失落,因为自己的文章写的太过激进,必然落榜。
【 皇帝|他在文章中大骂皇帝,不仅高中制科考试,还被皇帝视为宰相人选】苏辙的文章的确与众不同,在考官那里引起轩然大波。
洋洋洒洒六千字,苏辙把仁宗皇帝骂了个劈头盖脸,痛斥了仁宗的好几大罪状。说仁宗怠政好色,还不如唐玄宗,玄宗对杨贵妃是“三千宠爱在一身”,仁宗却沉迷于后宫佳丽上千人,身在朝堂,心在后宫。又说仁宗没有忧患意识,无事不忧,有事则惊。还说仁宗执政能力不足,好邀虚名,滥用民脂民膏,劳民伤财。
当时,胡宿严厉批评苏辙出语不逊,坚决要求落榜。
司马光则坚持要录取在“第三等”,制科考试结果分五等,但第一、二等都是虚设,之前除一人得“第三次等”外,其余的都是第四等,看来司马光对苏辙是大为欣赏。
范镇则折中,建议以“第四等”录取。
文章插图
三方争执不下,最后只能让皇帝御裁。仁宗首先肯定了苏辙的文章,同时又考虑到胡宿等人的不满,把苏辙定为“第四等次”
最终结果是,苏轼“第三等”,王介“第四等”,苏辙“第四等次”。
大骂皇帝竟然还能被录取,其实,骂皇帝不是平白无故的,录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01、“制策”的目的就是选拔敢直言进谏者
此次“制策”(皇帝亲自出题叫制策)考试的科目便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仁宗求贤若渴,尤其明白帝王需要广开言路,需要臣子去批评匡正,一定要选拔有勇气、有眼光、有品格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才。
文章插图
他说:“求直言而以直弃之,天下其谓我何?”这既是仁宗“制策”的初衷,更是留下苏辙的原因。
为苏辙特别订制的“第四等次”,既是苏辙的荣耀,也是司马光的荣耀,仁宗的荣耀。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玩转嘉靖瓷器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沙尘再次影响北京,又是源自蒙古国
- 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姓氏当做国号,史无前例,是慵懒还是别有它意?
- 李自成|小人物改变历史:一个小兵偶然一个动作,打死一位开国皇帝
- 万历|定陵挖掘照曝光,看到万历皇帝的尸骨照,方知他为何28年没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