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



按关键词阅读: 张献忠 考古 中国国家地理 萧易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编辑刘悠扬
关于蜀地历史 , 前人多有著述 , 但青年学者萧易独辟蹊径 , 将目光投向考古遗迹 , 入古墓 , 访古城 , 攀字库 , 新著《寻蜀记》是他与《中国国家地理》十余年考察与合作的结晶之一 。 这部考古文化读本 , 通过作者萧易亲历现场的一个个考古发现 , 重现了一个掩埋在地下的古国遗踪 , 消失的古蜀王国仿佛变得可以触摸 。
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captionid="attachment_3236407"align="alignnone"width="1724"]
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
文章图片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
萧易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21年1月[/caption]
萧易1983年生于江苏扬州 , 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 , 现担任《天府广记》杂志主编 , 《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等专栏撰稿人 。 曾出版《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纵目神时代》《金沙》《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等专著 。
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 , 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 , 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 , 集结19篇文章 , 汇成《寻蜀记》 。 书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 , 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 , 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 , 从微观的角度 , 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 , 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 , 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 , 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captionid="attachment_3236410"align="alignnone"width="800"]
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
文章图片
▲模拟考古 , 试图解读大石墓的建造之谜 。 (出版社供图)[/caption]
该书责任编辑邹湘侨介绍 , 《寻蜀记》有两个有趣的点 。 一是“知行并用” , 作者足迹几乎遍布巴蜀 , 一方面让人领略到巴蜀历史遗产的丰厚博大 , 一方面是脚下功夫的真诚 , “上穷碧落下黄泉 , 动手动脚找材料”;一是“透物见人” , 用细腻的笔触 , 勾勒这些文物估计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命运浮沉:壁画墓中 , 描绘着荆氏家族的迁蜀史;金银器窖藏 , 淹没了董姓人家避难的流亡之路;钓鱼城遗址 , 蒙哥折戟 , 还原金庸《神雕侠侣》大战襄阳城的故事原型;江口沉银遗址 , 张献忠江底埋藏财富的背后 , 是一出出悲剧……现场空间和历史时空的交织 , 身临其境 , 见证着裹挟历史洪流下细节深处的巴蜀历史 。
[captionid="attachment_3236409"align="alignnone"width="722"]
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
文章图片
▲张献忠离开成都时 , 把银子藏在木头夹槽中带走 , 即所谓木鞘藏银 。 (出版社供图)[/caption]
此外 , 书中还有高清配图300余幅 , 均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团队拍摄 , 同时配文物线描图若干幅 , 生动展现中国文物之美 。
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
文章图片
审读:喻方华


    稿源:(深圳商报)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69851.html

    标题:考古|读创读书|青年学者十年考古之旅,再现消失的古蜀王国


    上一篇:皇帝|皇帝下了一道密令,宰相偷偷改一个字,挽救1000多人的性命

    下一篇:景舟石瓢(藏品)原矿老紫泥


    人文

    景舟石瓢(藏品)原矿老紫泥

    阅读(36)

    原矿老紫泥容量300CC此壶乃潘晨老师全手工制作泥绘,壶身泥绘山水图,大气磅礴,犹如跃然壶上,灵动自然,配以李白的诗句,使人身临其境!潘晨老师师从紫砂泥绘大师张志清,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