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祚帝|杀害自己的女人和儿子后最终客死他国( 二 )



天祚帝|杀害自己的女人和儿子后最终客死他国
文章图片
耶律撒八为大辽贤良之臣 , 但屡遭萧奉先嫉谄 , 因此在天祚帝面前颇不受宠 。 天祚帝闻听他一番话 , 还未言语 , 旁边的萧奉先就不干了 。 厉声喝道:"大胆的耶律撒八 , 你趁皇上危难之时 , 逼他传位太子 , 是何意图?"说完又转身向天祚帝道:"主上 , 臣如果能救皇上摆脱险境 , 情愿一死 。 臣死不足惜 , 但是臣死后 , 皇上又被迫退位 , 那时孤家寡人 , 耶律余等人必不放过您 。 又何谈大辽希望?耶律撒八纯粹一派胡言 。 特别是太子谋逆已久 , 皇上怎可把皇位传给此等逆子呢?!"天祚帝不明是非 , 听完萧奉先的一番颠倒黑白的怪论 , 竟颇觉有理 。 不顾众臣苦苦相劝 , 竟真的将皇太子敖卢翰赐死 , 将耶律撒八也杀了 。
辽兵辽将见他如此残害忠良 , 连亲子也不放过 , 个个心灰意冷 。 而耶律余闻得外甥又被天祚帝赐死 , 血贯瞳仁 , 率大军急速前进 , 要为他报仇 。 天祚帝吓得只好继续拼命向北逃窜 , 与南京也由此失去了最后的联系 。 他出逃时 , 将南京事务交由李处温管理 , 李处温也是一个大奸臣 , 他早有不轨之心 。 今见天祚帝亡命在外 , 便趁机以"主上蒙尘在外 ,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帝 , 改元建福 , 耶律淳即为天赐皇帝 。 但是 , 朝中大权却掌握在李处温手中 , 他让耶律淳封自己为太尉 , 还令他将天祚帝降为淮阴王 。
而当时宋为收复幽云等失地与金联合后 , 即派宦官童贯为宣抚使 , 率军自雄州北进 。 不久 , 徽宗又派蔡攸前去相助 , 他二人兵力充足 , 足以与辽军抗衡 。 但是 , 他二人妄自尊大 , 非常轻敌 , 不采取积极的战略战术 , 一味地急躁冒进 。 又加之辽与宋多年修好 , 此番宋违背前盟 , 乘危攻辽 , 引起辽国人的愤怒 。 他们在大将耶律大石和萧千的带领下 , 奋起反抗 , 结果将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 仓皇而逃 。 打退宋兵后不久 , 天赐帝耶律淳就病倒了 。

天祚帝|杀害自己的女人和儿子后最终客死他国
文章图片
他本就年近六十 , 体弱多病 , 这一病竟至卧床不起 。 特别是得到天祚帝要发兵讨伐他的檄文之后 , 惊吓过度 , 病情加重 , 不久就一命鸣呼了 。 耶律淳一死 , 李处温便没了主意 。 而耶律淳的妻子萧氏也是个权力欲旺盛的人 , 她当即参摄朝政 , 改元兴德 , 并且不再重用李处温 。 李处温心中气恼 , 便与儿子商量 , 与其等天祚帝杀回来等死 , 不如挟持萧太后降宋 。 谁知萧太后未待二人动手 , 便得到消息 , 当即命人将李处温父子捉来斩首示众 。 再说此时的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一路追逼 , 惊慌失措 , 逃至桑乾河时竟把传国玉玺也弄丢了 。 他心中立即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 经过一路的颠簸与思量 , 他渐渐明白 , 自己当初杀害太子是多么不明智之举 。 而且 , 毕竟骨肉相连 , 他心中也颇为后悔 , 但为时已晚 。
一腔怒火 , 无处发泄 , 恰在此时 , 军中起了骚乱 , 原来随从天祚帝的军兵早已不满萧奉先父子的恶行 , 只是碍于皇上的面子不便将他二人怎样 。 如今传国玉玺丢了 , 众将士便欲趁机除掉这祸国殃民的父子二人 。 他们向天祚帝上奏说 , 只因萧氏父子构陷忠良耶律撒八 , 又害死太子 , 激怒上天 , 才使玉至丢失 。 天祚帝现在也对萧奉先颇为恼恨 , 但一时也下不了将他父子二人杀死的决心 , 便将二人赶走 。 萧奉先见激起众怒 , 知道赖着不走也没有好处 , 便与儿子匆匆逃走了 。 但是没走多远 , 就被金兵抓住 , 金兵杀了萧奉先的儿子 , 留下萧奉先准备交由金国皇帝阿骨打处理 。 而在押送途中 , 可巧又遇到出来追寻萧奉先的辽军 , 将他抢走 。 不过这群辽军可不是想救萧奉先 , 他们见天祚帝放走了萧奉先 , 恐他日后再回朝作乱 , 就又在皇帝面前请命 , 希望皇上将其处死 。 天祚帝知道再护佑萧奉先 , 自己将失去人心 , 便同意他们将萧奉先寻回 。

天祚帝|杀害自己的女人和儿子后最终客死他国
文章图片
辽军将萧奉先送至天祚帝面前 , 天祚帝果不食言 , 将其赐死 。 萧奉先的死并未换来天祚帝境况的改观 。 金兵在后穷追不舍 , 西京又被占领 , 他只得继续亡命奔逃 。 保大二年(1122年)12月 , 阿骨打率金兵攻占南京 。 大将耶律大石只得保护着萧太后去见天祚帝 。 天祚帝见耶律大石率军前来万分高兴 , 但他容不得萧太后 , 不久便将她杀了 。 天祚帝在逃命的过程中也多次与金兵遭遇交战 , 每每溃败 , 继续奔逃 。 最惨的一次是青冢的一场血战 , 不仅损兵折将 , 而且后宫嫔妃以及从臣均被金兵俘获 。 天祚帝走投无路 , 去投奔西夏国主李乾顺 。 李乾顺对他热烈欢迎 , 天祚帝这才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