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十三陵里“消失”了哪三人( 二 )
文章图片
公元1621年 , 第三位皇帝朱棣将国都由南京迁往北京 , 陵墓也一起更改 。 所以 , 明朝从朱棣开始的皇帝才被葬在明十三陵 , 而前两位帝王朱元璋和朱允文不在其中 。
文章图片
二 , 朱允文
朱元璋没有葬在十三陵中的原因是"迁都" , 朱允文的原因则更复杂一些 。
建文帝朱允文是明太祖的孙子 , 他的父亲在皇子中排行老大 , 本来被立为太子 , 但是却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 , 随后二皇子 , 三皇子接连早逝 , 因此爷爷去世以后 , 朱允文直接继位成了新帝 。
四叔朱棣这会正在燕地为藩王 , 成了朝廷中的"不稳定势力" , 皇帝想要削藩 , 王爷想要造反 。 矛盾激化 ,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 推翻了建文帝的政权 。
按理说 , 这也不是朱棣没能下葬的真实原因 , 因为虽然靖难之役的根本目的是夺权 , 却打着正义勤王的旗号 。 但是 , 此番之后 , 朱允文下落不明 , 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中 。 关于他的归宿 , 历史有两种说法:1.在大火中烧死了 。 2.通过宫中密道逃出宫外 , 去了云贵一带出家为僧 。
但是总而言之吧 , 人都找不到了 , 更不可能进入墓葬 。
文章图片
三 , 朱祁钰
这个皇帝就是《女医明妃传》中黄轩扮演那位 。
正统十四年 , 明英宗朱祁镇不听朝臣劝谏 , 一意孤行 , 亲征瓦剌 , 后惨败于瓦剌军师也先 , 明军死伤无数 , 关键大臣过半数丧命在这场战役中 , 史称土木堡之变 。
虽然彼时明朝仍然处于全盛时期 , 一次败仗并没有对整体实力带来巨大损伤 , 可是潜在影响却是存在的:1.土木堡之变死去的大臣多是国家内的中坚力量 , 没有任何过度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选拔年轻人才填充朝廷 , 这也造成了明代行政体系内部的第一次断层 。 2.明英宗被困前线 , 太后和于谦等人推朱祁钰上台 , 是为明代宗 。 本来这是很简单的关系:哥哥出征 , 弟弟监国 , 太子继位 , 叔叔辅政 。 但是权力的熏陶下 , 让这段关系后期变成了兄弟相残:
朱祁镇回京 , 被明代宗圈禁 , 后明英宗发动政变 , 明代宗暴毙身亡 。
文章图片
二次称帝的明英宗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做事不计后果的小青年了 , 此刻在他身上 , 有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 猜疑 , 阴狠 , 以及……仇恨 。
历史记载 , 复位不久的一次上朝 , 朱祁镇用阴郁的语气对大臣们说"皇弟(朱祁钰)近来身体好些了 , 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 "文武百官 , 闻之莫不心惊胆战 。
朱祁钰死后 , 朱祁镇否定他的皇帝身份 , 连同杭皇后封号一起取消 , 将他葬在北京郊区的王爷陵墓内 。 明代宗虽然是迁都北京以后的皇帝之一 , 却因为以上原因没能够葬进十三陵 。
后记:
1.正史大多说朱祁镇亲政瓦剌后惨败 , 是宦官王振在旁边怂恿 , 且又乱指挥导致 。 但是 , 即便果真如此 , 明英宗也不能逃脱责任 。 此种说法 , 有以宦官做挡箭牌的嫌疑 , 所以正文并没有把祸根归到王振身上 , 了解即可 。
【明英宗|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十三陵里“消失”了哪三人】2.虽然在当时看来 , 能不能好好下葬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 。 但是对于帝王而言 , 最重要的莫过于政绩 , 朱祁钰虽然"可怜" , 但是比起末代皇帝崇祯又怎样?还有的朝代 , 有的民族 , 不讲究为身后事大兴土木 , 他们的首领死了 , 择一处安静的土地 , 埋下后万马踏过 , 也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
文章图片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雍正王朝:十四爷大闹灵堂,雍正用一招轻松化解,尽显帝王心术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李敏|古墓出土一个小石棺,石棺上刻着四个字
- 朱元璋几乎杀光开国功臣,但却放过一个霸主,该家族繁荣200多年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玩转嘉靖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