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川鼻草约》到底签没签?请看详细过程


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川鼻草约》到底签没签?请看详细过程
文章图片
就在琦善继续拖刀计时 , 2月13日 , 回到广州的琦善 , 又收到道光于1月30日发出的谕旨 , 谕词严厉 , 云:“朕断不能似汝之甘受逆夷欺侮戏弄 , 迷而不返 , 胆敢背朕谕旨 , 仍然接受逆书恳求 , 实出情理之外 , 是何肺腑?无能不堪之至!汝被人恐吓 , 甘为此遗臭万年之举 。 今又摘举数端 , 恐吓于朕 , 朕不惧焉 。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21 , 第737页 。 )
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川鼻草约》到底签没签?请看详细过程】这真个是刚才义律面前吃了憋 , 接着又被道光狠揍一闷棍 。
琦善这下也明白 , 自己这一直春风得意的政治生命 , 即将因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 坠入痛苦的深渊里 。 新的将军、参赞即将到来 , 自己被黜 , 已成定局 。
在明白了这节后 , 琦善终于下了那个他之前迟迟不敢下的决心 , 2月18日照会义律:“本大臣爵阁部堂 , 本欲备文商酌 , 因日来抱恙甚重 , 心神恍惚 , 一俟痊可 , 即行办理 。 办此先行照会 , 即已承平 , 务望等待 。 倘再如上年之不候回文 , 即行滋扰 , 则前议一切 , 皆归乌有 。 本大臣爵阁部堂 , 万难再为周旋”
因为自己一旦不签 , 义律此时发起进攻 , 广州必然难保 , 清军的援军到来 , 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一堆废墟 。 自己唯一能做的 , 就是在清军下一轮战端打响前 , 尽可能推迟英军的进攻时间 。
于是这位清王朝糊弄高手 , 虽然明白自己即将下课 , 但还要把糊弄进行到底 。
可是义律 , 是不可能再给他糊弄的空间了 。 二月十九日 , 英军舰开往虎门 。
得知英国军舰动向 , 琦善十分着急 , 急派通事鲍鹏带书信两封 , 面见义律 。 一封信重申以前的意见 , 另一封信则答应从原先的“只许香港一隅”扩大为“许他全岛” 。
琦善叮嘱鲍鹏 , 若义律态度蛮横 , 毫无和谈诚意 , 后一封信便不要递交 。
眼见义律的战舰已经开拔 , 炮弹已经上膛 , 战事不可避免 , 于是 , 鲍鹏未向义律出示后一封信 , 而是将它带了回来 。 (丛刊本《鸦片战争》 , 第三册 , 第250、251页 。 )
好了 , 之所以在广东谈判这个环节花费这么多笔墨 , 主要是英国人占据香港 , 对中国而言 , 是一件世纪大事 , 而从这个过程来看 , 中国起初根本就没有割让过香港给英国 , 退一万步说 , 就算琦善签字同意割让 , 也只是琦善私人的许诺 , 并无法律效力 , 更何况 , 琦善根本就没有签字呢?所以说 , 香港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 全是英国人讹诈加强占而得 。
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所谓《川鼻草约》 , 其实是在英军强占香港以后 , 才单方面制定的条文 , 中国方面没有任何人在该约上签字或加盖关防 。
所以说 , 《川鼻草约》不仅事后未经中、英两国政府批准 , 即便当时也并没有签订 。 所谓的“订立”、“签订”、“签字”等说法全是子乌虚有的事 。

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川鼻草约》到底签没签?请看详细过程
文章图片
而作为和琦善周旋半天的老对手义律 , 其实也和琦善一样 , 里外不是人 。
甚至 , 英国外交大臣巴麦斯顿看到本国报纸刊载的义律发布的“公告” , 非常不满地说:“别忘了 , 我们的海军如此强大 , 我们可以告诉皇上我们要获取什么 , 而不是由他来说他要割让什么!”(比钦 , 127页)
他致函义律说:“在你和琦善之间 , 对于割让香港一节 , 并不象是签订了任何正式条约 , 而且无论如何 , 我们可以断言在你发布通告的当时 , 这种条约即使经琦善签字 , 也绝不是已经由皇帝批准的 , 因此你的通告全然是为时太早 。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张汇文等译) , 第305页;《附录》(八)第735页 。 )
就连义律的老领导巴麦尊 , 对义律的表现也非常不满 。 还满腹牢骚地对英国女王说:“义律大佐似乎已经把寄给他的训令完全置之度外 , 甚至在舰队的行动已经获得完全的胜利 , 他可以自由规定条款的时候 , 他好象还是同意了极其不够的条件 。 ”(《维多利亚女王书牍》 , 第一卷 , 第260页 , 1841年4月10日巴麦尊子爵上女王书 。 要看英政府给懿律和义律的训令 , 可参阅本书附录(1)和(2))
英国那狮子大开口的条件 , 在与琦善的讨价还价后 , 变成了如此版本 , 英国方面不满意 , 其实也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