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在昨天的一期文章里 , 笔者还在夸《大宋宫词》 。 作为一个资深诗词迷 , 笔者非常期待一个以宋真宗为背景的历史剧 , 毕竟真宗在世时 , 欧阳修、晏殊、范仲淹都已经出生了 , 这群北宋的“背诵天团”马上就都要登上历史的舞台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在剧还没播出前 , 笔者看到预告中的片头曲用了一曲《越人歌》 , 更是对此剧心生好感 。 要知道这是一首传了2500多年的“奇诗” , 它写的到底是不是非异性的爱情 , 一直有所争议 。 导演用这首诗当主题曲 , 挺有魄力 。 但正剧才看了一集 , 笔者就表示有些不能接受了 , 因为剧中出现了一个让人有点儿尬的错误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文章图片
在第一集中 , 反复出现了一句儿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 女主刘娥好几次都在唱这个曲子 , 甚至还当着皇上的面用此曲来哄小皇孙 。 看起来这曲子很适合当时四处征战 , 民不聊生的场景 , 但不少铁杆诗迷却表示:除非女主穿越 , 不然错得离谱 。 这是为何?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月儿弯弯照九州》(南宋.无名氏)
月儿弯弯照九州 ,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文章图片
诗写得确实很好 。 一连用了三个问句 , 写得很犀利 。 同时 , 在乐律上来看 , 也非常适合当作民歌来唱 。 但这首诗最大的问题在于 , 它是一首江苏一带的地方民歌 , 它首次出现是在南宋建炎年间 , 冯梦龙后来把它编在了《山歌》一书中 。
而《大宋宫词》讲的是北宋早期的事 , 刘娥怎么可能在北宋时期就会唱南宋的民歌 。 当然 , 也有不少该剧的铁粉可能会表示:有没有可能是史书记错了 , 北宋时期这诗会不会已经在民间流行了 , 只不过到南宋时才收录进史书里?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文章图片
笔者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小 。 大家可能还不了解 , 咱们古代的文史学家们对待古典作品有多执着 。 别说南宋、北宋了 , 就是差几年他们也会弄清楚 。
给大家举个例子 。 当年唐代著名文人张志和写了首《渔歌子》 , 就是我们如今很熟悉的“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此诗因为张志和的早逝 , 完整版曾遗失了50多年 。
后来皇帝亲自下令 , 大臣李德裕花了几十年的工夫在江南寻访 , 最后才找到了全版 。 而后又花数年工夫 , 搞清楚了张志和到底是哪一年写的此诗 。 古人对于记录在史册中的诗词作品 , 那是相当考究的 。 如果确定不了是哪一年的作品 , 他们宁可空着创作年代 , 也绝不会乱写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文章图片
而且从诗的内容上来看 , 这曲《月儿弯弯照九州》用在北宋早期也并不合适 。 这首诗说到底是在抨击南宋朝廷在外族入侵时的懦弱和不抵抗 , 诗中的“几家欢乐”指的是达官贵人过骄奢的生活 , 而“几家夫妇同罗帐”写的是普通百姓则受到分离之苦 。 这种情形用在北宋早年是不成立的 , 因为宋太宗赵光义并没有这么不成器 。 但用在南宋建炎年间 , 就很合适了 。 女主抱小皇孙唱这首歌 , 是当着皇帝的面在冤枉他!
与这首诗相隔不久 , 还有一首同样是讽刺南宋朝廷的诗问世了 , 这就是《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文章图片
这诗是靖康之耻后 , 小书生林升路过杭州 , 在一家旅舍的墙壁上写下的愤懑之作 。 和《月儿弯弯照九州》一样 , 都是讽刺同一批人 , 一样写得很犀利 。
笔者非常喜欢李少红导演 , 还记得她在导《大明宫词》、《红楼梦》时 , 用的诗词作品都是非常合适的 , 也没有出现这种“穿越”的情况 。 这一次 , 可能真的是草率了一些些 。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咱们诗词迷是不是太较真了 , 笔者个人觉得还真不是 。 毕竟拍的就是历史剧 , 认真一点总归是好的 。 对此事 ,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