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建文帝失踪后 朱棣曾经派此人前去寻找 找了18年终于有了答案( 二 )
文章插图
胡濙不仅任劳任怨,而且极力主张节俭朴素,无论是从明成祖时期,还是一直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都极力主张节俭,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官员行列里面勤俭持家的典范人物。虽然胡濙节俭的品格受到了赞扬,但是胡濙却在即将退休的时候闹了一出笑话。在礼部任职期间,胡濙曾两度把礼部大印丢失,导致被皇帝问罪下狱,好在后来大印失而复得,才使得胡濙没有被革职重判。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已到杖国之年的胡濙选择致仕,但明英宗却不同意,无奈只好继续在朝廷工作。而几年之后便发生了土木堡英宗北狩的事情,当时百官担心瓦剌会夺下北京城,希望迁都,但胡濙提出“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坚定留守北京,不予迁都,并联合兵部侍郎于谦,稳住了朝臣的心。后来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送回,朝廷文武百官商量迎接的礼仪,胡濙因为和王直私下讨论,被朝臣林聪弹劾。胡濙建议景泰帝“肃宗迎上皇典礼,今日正可仿行。陛下宜躬迎安定门外,分遣大臣迎龙虎台”,胡濙希望景泰帝朱祁钰能够亲自率文武大臣到安定门外奉迎英宗还朝,但是景帝死活不同意。
文章插图
英宗还朝后,胡濙还多次和景帝唱反调。如在明英宗到南宫的时候,请求率领百官到延安门拜贺,遭到景帝的反对,在明英宗寿辰的时候,胡濙再度率领百官到延安门拜贺,同样遭到了景帝的反对。胡濙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景帝唱反调,是因为明英宗是名正言顺登基的皇帝,同时又是太上皇,所以理应行礼拜贺,而景帝之所以不愿意让更多的大臣接触明英宗,是害怕这些官员拥护明英宗,所以处处忌惮,时时防备。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八十九岁的胡濙走完了自己漫长的一生,在他充满辉煌和传奇的八十多年里面,见证了明王朝从富强走向鼎盛,也见证了明鼎盛时期的历史兴衰。作为一个明王朝历史上能力不算特别突出,但事迹足够传奇的人物,胡濙的人生轨迹也为鼎盛时期的明王朝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雍正王朝:十四爷大闹灵堂,雍正用一招轻松化解,尽显帝王心术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姓氏当做国号,史无前例,是慵懒还是别有它意?
- 李自成|小人物改变历史:一个小兵偶然一个动作,打死一位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