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运动|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国丞相一直都是核心权力的执行者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组矛盾,那就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二者争斗了近两千年,在满清的时候,君权得到了最大强化,只是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丞相称呼。那么丞相的职务大概是什么呢,笔者觉得,丞相应该是政府首脑,相当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也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政务院总理。他是连接皇帝和百官的一道枢纽。
天国运动|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文章插图
其实,丞相制度是被明朝开国皇帝废除的,最后一任丞相是胡惟庸,估计应该也是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丞相。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呢,其实这和他的过度自信有关系,朱元璋在四十岁就成了成功人士,还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在每天辛勤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皇帝下面有丞相,丞相下面才是百官。也就是说百官的直属领导,居然是丞相这一个人。对于精力旺盛的朱元璋来说,自己直接领导就可以了,因为所有政务他都有精力一个人搞定,而丞相的出现,让他和百官脱节,本来自己的权力很大,丞相出现之后,自己的权利一下子就受到了影响。这样下去,对自己十分的不利。朱元璋后期开始,已经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这样的丞相,他绝对不会容忍。
天国运动|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文章插图
他之后的成祖朱棣其实也是一个工作狂,只是他不一样的是,他要证明自己的靖难之役没有搞错,自己是一个完全称职的皇帝。所以,有没有丞相对他来说都一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太子帮了他很多的忙,分担了他很多沉重的政务。这样的朱棣才有机会六征蒙古,为当时明朝的稳定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局面到了宣宗朱瞻基就有了大的变化,也许是历经几代之后,朱瞻基的经历没有那么旺盛,在治国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国事芜杂,处理不了的局面。而明朝的皇帝也讲究敬天法祖,祖制不能乱改,就算是忙的晕头转向,也只能咬牙坚持。而朱瞻基还有一点斗蛐蛐的爱好,这么多的国事,也让他着实头疼。这时候的朱瞻基创立了著名的内阁制度,有几位大学时帮他分担政务,并在太监中设立了描红制度,让认字的太监帮他进行分类整理。这些制度对明清的影响极为深远,其实这正是取消丞相制度之后,变相的恢复了类似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同样可以出现权臣,而出现的权臣权力更为强大,像张居正,杨廷和,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而这个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来自于那个描红的特权,后来的几位权阉都是利用了这个权力,把皇权据为己有,著名的大太监刘瑾、魏忠贤就是此类。自此明朝后期出现了万历皇帝,这种多年不上朝的昏庸帝王,直接掏空了明的统治基础。总之,在丞相制度废除之后,当皇帝的能力足够强,还可以驾驭这个国家,当皇帝的能力不足的时候,国家就出现了各种问题,笔者觉得,丞相的选拔,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大部分丞相的素质相对较高。而内阁相对来说简单一些,皇帝对于内阁的控制也容易的多,虽然有丞相之名,却没有办法限制皇权。其实是将皇帝的个人作用扩大化,就像乾隆皇帝的那篇文章,天下兴亡只会系于皇帝一身。这一点在满清体现的更为明显,满清的皇帝基本没有昏庸之辈。而道咸哀世只能说明皇帝的无能,国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