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本文插图
一对情侣在街上拍照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陈思汗/图)
作为南周的读者 , 在阅读了《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这篇文章后 , 我想谈谈对催婚一事的不同意见 。
鼓励结婚与催婚是两码事 。 是否愿意拥抱婚姻的关键在 , 是否愿意建立一段坚实的感情 。 对一些受伤的心灵来说 , 甚至是是否能接纳自己 , 敞开心扉 , 再次拥抱生活 。
“男大当婚 , 女大当嫁” , 是一种旧社会的关系 , 它不以感情为纽带 , 而是财产、道德、习俗、生育 。 当下的年轻人有能力和余地去审视自己的幸福 , 这是进步 。 不再觉得非婚不可 , 既然婚姻让人痛苦 。 封建社会的婚姻 , 有很大一部分受制于物质条件 , 当下物质水平的提高 , 意味着人们有余力去进行精神追求 , 寻找自己的幸福 。
有长辈会劝说 , 有人陪伴 , 比一个单着好 。 生了病有人陪 , 出什么事也有照应 。 这更像转移话题 , 打心理牌 。 子女们拒绝婚姻的重点 , 在探索幸福从何而来 , 而长辈则避开这个话题 , 说得极其凄惨 , 言外之意 , 幸福其实很遥远 , 好死不如赖活着 。 我武断地说 , 如此劝人者 , 自身婚姻并不一定幸福 , 只是在劝别人也就范于平庸 。 很多人就是被这样一步步劝 , 一步步走进自己不愿接受的境地 , 进退两难 , 生命淤结 。
“现在那些滞留在婚姻外的适婚青年 , 大多是独生子女 , 他们看似成年 , 实未长大 , 只是一些‘成年宝宝’” 。 我对这个想法抱有恰恰相反的观点 , 那些早早或适时进入婚姻的青年 , 他们看似成熟 , 实则才是真正披着外衣的成年宝宝 。 他们的心智并未成熟 , 甚至成长的空间——自我探索性 , 也被婚姻这种冗杂的社会形式所束缚 。 他们是隐性的“巨婴” , 被封建传统遮掩起来 , 到子女,则是显性的 , 我们日常看到的巨婴 。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根本是父母的心智不成熟 , 只不过大家不好意思承认罢了 。 那些敢于探索、追求自己的幸福 , 因此推迟婚姻者 , 心智多会变得更加成熟 。 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 忍受旁人的催逼不解 , 经历痛苦 , 每一步 , 都会让自己心智更加强大 , 对人生也有更深的体会 , 最后 , 他们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 , 走得也会更加坚定 。 举棋不定 , 被规劝入婚姻者 , 看似成熟 , 实际是心智压抑 , 久而久之 , 混沌飘摇 , 无力支撑 。
【催婚|与其催婚,不如去关心一下年轻人的情感健康】
做长辈 , 想要催婚 , 不如去关心一下子女的情感健康 。 孩子的年龄是三十岁 , 但心智可能还在十三岁 , 揠苗助长 , 人只会变得扭曲 。 孩子拒绝婚姻 , 总有原因 , 从源头去解决 。 可能做父母者自己的婚姻就是失败的 , 孩子不愿意重蹈覆辙 , 这最自然不过 。 大多数拒绝婚姻的恐婚者 , 都是有心结 , 只有少数是因为真正的精神追求而拒绝婚姻 。 社会、身边的人不明就里地去催婚 , 相当于指着一个病人说:“你看你病得这么重 , 让我们大家都很担心你啊!”除了给当事人增添更多压力 , 毫无益处 。
我不是晚婚者 , 但我依旧要批评催婚 。 婚姻是感情幸福的一种手段 , 并不是终点 。 如果你寻到了坚定的感情 , 结婚非常自然(甚至不结而相伴也很自然) , 如果你还没有寻到 , 那就分清芝麻与西瓜 , 别顾着芝麻 , 最后患得患失 , 落入自怨自艾又无法回头的困境 。
(作者为海外留学生)
(****App“hi , 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 。 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秦朗
稿源:(南方周末)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1YG2152020.html
标题:催婚|与其催婚,不如去关心一下年轻人的情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