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本文插图
担任剧组场记的李诚儒(右一)与《西游记》导演杨洁(前)等人 。
幸运的是 , 他似乎拥有天生敏锐的商业嗅觉 。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卖方市场 , 谁有货谁就能卖钱 。 李诚儒发现某些水果公司囤积了很多苹果 , 于是他便起意批发给各个单位当做逢年过节的职工福利 , 并从中赚取“差价” 。 而后他做过服装、百货、电器 , 极强的沟通能力 , 以及对商业市场的适应力 , 让他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 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金 。 上世纪90年代初 , 他在北京西单的黄金地段开了一家800平方米的服饰店 , 名为“特别特” 。 上海、福州、广东的皮鞋在这里均有销售;风衣则是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 生意最火的时候 , “特别特”一批风衣可以卖出十万件 , 一天的盈利最高达到五六十万元 。
李诚儒无疑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 他看待当下的一些经纪公司 , 就像看当年所谓的“包装公司” , 挖掘几个俊男靓女 , 不用培养 , 直接削尖脑袋上选秀节目 , 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红起来 , 赚快钱 。
本文插图
李诚儒 。 ***采访人员 郑新洽 摄
为了盈利 , 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 , 在李诚儒的诚信体系中 , 他无法接受这样看似合理的商业逻辑 。 他对自己卖过的每一批服装 , 每一件风衣 , 要求就是质量第一 , 价格也不能糊涨 , 成本之上大概也就是30%左右 。 “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诚信买卖 , 诚信宣传 。 我只管东西好不好 , 谁炒得好 , 我从来都不看 。 ”
C
只拍历史正剧 , 不喜欢胡乱编造的宫廷剧
《演员请就位》让李诚儒也体验了一把被“网曝”的感觉 , 不少网友扒出他年轻时候从商的经历 , 认为他因为“财大气粗”才敢如此直言 。 实际上 , 李诚儒的财富积累早在1993年底倒腾外汇时 , 就随着贸易战的玩家们 , 一同“全军覆没”了 。
但这并不是他回归演员行业的主要原因 。 在经商的那些年 , 他曾经多次问自己最爱的究竟是什么?他时常疑惑 , 从小热衷表演 , 苦学十年 , 为何最终却在经商?“我还是太热爱它(表演)了 。 我热爱它 , 甚至不惜放弃更能盈利的东西 。 ”
本文插图
电视剧《重案六组》中李诚儒(左)饰演“大曾”曾克强 。
从电视剧《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重案六组》 , 到电影《一声叹息》《大腕》 , 李诚儒始终以塑造角色作为自己最开心的事 , 无论戏份多少 。
本文插图
电影《大腕》中虽然只是一个客串 , 但是李诚儒饰演的角色却让很多人记忆深刻 。
在他家中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 , 上面画着他演过的每一个经典角色:大曾、程疯子、周彝贵……还有李诚儒本人 。 他希望别人在街上认出自己时 , 叫的是角色的名字 。
“也就近几年 , 可能因为我在栏目上说了一些话以后 , 大家才知道我是李诚儒 。 ”这并没有令他很开心 。 李诚儒原本是排斥综艺的 , 接的原因是“没戏拍 , 没饭吃 , 想演戏 。 有话题才能演戏 。 ”他平静地说 。 这是一个在他看来 , 自己始终热爱 , 但“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的行业 。
他也挣扎过 , 对抗过 。 2010年 , 李诚儒投资了6000余万 , 自导自演了历史剧《红墙绿瓦》 。 这是一部电视剧版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 , 聚焦1840年以后两次鸦片战争 , 英法联军用船坚炮利轰开了中国国门 , 火烧了圆梦园 , 让中国人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的历史 。 他想拍一部地道的、尊重历史的好作品 , 希望现在的青少年勿忘国耻 。 “我不喜欢那些胡乱编造的宫廷剧 。 ”他曾在很多场合反复直言 。 “我的标准就是九个字:按正史 , 拍好看 , 找市场 。 ”
稿源:(新京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5b10442020.html
标题:李诚儒|李诚儒:我不说真话就没人敢说,太可笑了丨专访( 二 )